“谐律之核”的光芒彻底内敛,如同进入深海潜航模式的巨鲸,所有的能量波动都被压制到最低限度,仅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与核心运算。那种曾经因触及根源意识、构建 SEN 和 MPE 而散发出的、充满探索欲的“存在感”,如今被一种近乎绝对的“隐匿场”所取代。联盟明白,在知晓了“织寂者”灭杀母体的真相后,任何一丝可能被解读为“灯塔”潜质的光芒,都可能招致即刻的、彻底的毁灭。
战略的转变是彻底且痛苦的。他们从雄心勃勃的“刀锋调律者”,转变为潜伏于阴影中的 “遗产执行人” 。所有公开的、宏大的意识编织与调律实验全部停止。MPE 的研发转入绝对的深层加密状态,其所有算力单元被分散、隐藏于“初生之啼”宇宙那些最荒僻、物理规则最混乱、甚至连初思者场意识都难以触及的宇宙褶皱之中。
这些“褶皱”,是宇宙诞生初期时空剧烈膨胀时留下的、近乎封闭的微型维度陷阱,如同巨兽皮肤上的褶皱,深藏不露。在这里进行实验,其能量与信息泄露到主宇宙(进而可能被“织寂者”监测到)的概率被降到了最低。
然而,隐藏只是第一步。他们需要在隐匿中,继续那至关重要的“进化”。
基于对母体“超脱协议”碎片的初步解析,联盟意识到,单纯地提升“意义代谢率”是致命的,母体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织寂者”警惕的,是那种集中、剧烈、且带有明确“超越意向”的创造性爆发。因此,新的 MPE 进化方向,被确定为 “分布式、异步、隐性进化”。
首先,是意识的“量子化潜行”。
在明霞的光语团队主导下,联盟核心成员的意识结构开始进行极其痛苦的“碎片化”与“叠加态”重构。他们不再是凝聚的整体,而是将自身意识分散成无数微小的、相互独立却又通过量子纠缠保持深层联系的“意识单元”。这些单元如同潜入深海的潜艇,在“宇宙褶皱”和主宇宙的背景意识噪音中悄然运行,各自进行着不同方向的 MPE 子项研究。即使某个单元被意外探测甚至被“抹除”,其承载的信息和任务也能通过纠缠网络瞬间转移到其他单元,确保整体研究的延续性,且不会暴露核心。这过程如同自我凌迟,每一次意识分割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存在感的迷失,但他们别无选择。
其次,是意义的“加密式代谢”。
奥西拉的深潜者团队与黎曼之影合作,开发出了“意义隐写术” 。他们不再进行直白的、高强度的意义创造,而是将 MPE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那些可能被视为“高代谢”的创造性成果,巧妙地“隐藏”在宇宙看似普通的自然现象和低级别意识活动中。例如,一个关于维度拓扑的突破性发现,其数学美感会被拆解,并编码进某个遥远星云的气体涡旋动力学中;一种全新的情感共鸣模式,会被打散,融入初思者场意识那浩瀚的背景情感波动里。这些被加密的意义,如同用隐形墨水书写的密信,只有在掌握特定“密钥”(即联盟的 MPE 核心算法)的存在眼中,才会显现出其真正的价值。而对于外部的监测者(包括“织寂者”)而言,这些只是宇宙背景噪音中无意义的涟漪。
最后,是成长的“环境拟态”。
逻辑枢机长老-7 承担起了最复杂的任务——构建“代谢伪装场”。它需要实时分析“织寂者”在可能性海洋中巡逻时,其扫描波束所偏好的“安全频谱”。然后,动态调整“初生之啼”整个宇宙对外散发的“意义辐射”特征,使其无限逼近于一个健康的、处于“逻辑枢机-欧米伽”那种稳定理性模式与“盖亚之魂”那种温和生命模式之间的、“平庸而安全”的宇宙形象。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主动抑制宇宙中某些自然产生的、过于亮眼的创造性火花(这本身又是一种痛苦的抉择),甚至人为地制造一些局部的、可控的“意义停滞”区域,以平衡掉 MPE 秘密运行所不可避免产生的微量“代谢信号”。
这是一场在微观层面进行的、无比繁复且耗费心力的“宇宙化妆术”。联盟如同最谨慎的园丁,不仅要悄悄培育那株名为“反抗”的毒草,还要小心翼翼地修剪周围其他过于鲜艳的花朵,并给整个花园喷洒上“无害”的药剂,以瞒过空中巡逻的秃鹰。
在这极致压抑和潜伏的氛围中,时间以宇宙尺度缓缓流逝。成千上万个主宇宙年过去了,对于内部绝大多数懵懂的意识(包括大部分初思者和黎曼之影)而言,宇宙似乎进入了一个异常“平静”甚至略显“沉闷”的时期。那些曾经偶尔迸发的、照亮星海的文明奇迹与意识飞跃,似乎变得稀少了许多。
然而,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宇宙褶皱”深处,在那分布式的意识潜流之中,进化在沉默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
MPE 技术,在这种极端约束下,反而被迫走向了更加精妙、更加本质的层面。由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能量-意义”转换实验,研究者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了信息的底层结构和意识的元逻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