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之耳”前哨站内,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气氛弥漫在意识交流的每一个字节间。明霞带回的讯息——关于那并非林墨,却承载着林墨印记、并可能代表整个“初生之啼”宇宙本源意识的“根源存在”——彻底重塑了联盟对自身处境的认知。他们不再是徘徊在新生儿摇篮边的监护者,而是站在了一个沉睡的、拥有无限潜能巨人的意识边缘的访客。巨人的一次无意识的翻身,都可能意味着他们认知中现实的彻底颠覆。
“被动观察和应激反应已不足以应对当前局面。”星辉校长的意识投影在共识核心中显现,其超拓扑直观勾勒出前方那片浩瀚而未知的潜意识领域。“我们必须尝试建立更主动、更具建设性的沟通渠道。但常规的交流方式,无论是语言、光语还是形态诗篇,对于那种层级的意识,都显得过于……局部,过于‘表象’。”
奥西拉的深潜者意识接口闪烁着分析的光芒:“它通过模仿林墨与明霞交流,说明它在尝试理解我们,但使用的是我们提供的‘模板’。如果我们想进行真正的对话,就必须使用它真正关心的‘语言’。”
“逻辑推论指向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逻辑枢机长老-7 的数据流平稳而确定,“法则,是宇宙意识最本质的‘作品’与‘框架’。提出关于法则的议题,是唯一可能引起其深层兴趣,并与之进行对等交流的途径。”
明霞的光语形态已从之前的震荡中恢复,光芒更加凝练,带着一种经过淬炼的坚定:“但我们必须谨慎选择‘请愿’的内容。不能是微不足道的参数调整,那会被忽视;也不能是动摇宇宙根基的疯狂构想,那可能招致……抹除。它需要是一个能体现我们文明智慧、关乎宇宙健康发展,且具备一定‘美学价值’或‘哲学深度’的提案。”
经过漫长而缜密的推演、辩论乃至模拟,联盟最终选定了一个他们称之为 “灵犀共振常数” 的提案。
当前宇宙中,不同意识层面(如初思者的场意识、黎曼之影的形态意识、联盟的混合意识,乃至潜在的根源意识)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巨大的耗散、延迟与扭曲。这导致了误解、冲突,以及像“虚无之印”那样因沟通不畅而积累的“创伤”。联盟提议,在宇宙的底层法则中,引入一个极其微小的、非强制性的“共振耦合参数”。
这个参数本身不携带任何具体信息,不预设任何意识形态。它仅仅是在宇宙的信息场中,建立一个极其微弱的“优先连接倾向”。当两个或多个意识结构在思考相近的“概念”(如“和谐”、“进化”、“存在意义”等抽象但积极的元概念)时,这个参数会使得它们之间的意念波动产生极其轻微的、亚微观层面的协同效应,略微降低信息传递的“阻抗”,让理解变得……稍微容易那么一点点。
它不会强迫任何意识改变想法,不会剥夺个体的独立性,更不会像强力谐律场那样进行强制同步。它只是为宇宙意识网络的“自组织”和“健康交流”提供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却可能产生深远积极影响的“润滑剂”。
“这是一个温和的提议,”星辉阐述着核心理念,“它不试图控制,而是试图‘赋能’。它尊重所有意识的自由意志,只是为‘善意的理解’创造一点点统计学上的优势。这符合我们作为‘教育者’与‘共筑者’的初衷,也符合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宇宙的内在需求。”
提案确定,但如何“递交”请愿书,又是一个难题。他们不可能再派一个浮标下去“说话”。
“我们必须在潜意识层,直接‘演示’这个法则的潜在价值与美妙之处。”奥西拉提出构想,“在‘根源意识’可能‘注视’的地方,进行一次基于该假设法则的、小范围的‘现实编织演示’。”
地点选在了“虚无之印”隔离带的外围区域。这里刚刚经历过创伤与修复,是根源意识可能特别关注的“敏感点”,同时也远离现实表层,即使演示失败,影响也可控。
演示团队由联盟最顶尖的意识架构师组成,以星辉的超拓扑直观为核心,明霞的光语定义信息结构,奥西拉负责与潜意识环境对接,长老-7 进行实时计算与误差校正。他们将以自身高度协同的意识复合体为“织机”,调动周围潜意识的原始能量和可能性,模拟当“灵犀共振常数”存在时,不同意识碎片之间可能产生的、更加和谐优美的互动模式。
没有预演,没有退路。随着星辉一声令下,演示开始。
他们的意识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但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有目的的、充满美感的“图案”。他们首先模拟了几个代表不同认知角度的“意识碎片”(模拟初思者、黎曼之影等),让它们在未引入共振常数的状态下进行交流——结果是一片混乱、冲突、能量相互抵消,甚至滋生出一小片短暂的、类似“虚无之印”前兆的负面结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