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貌似真的将自己来甘棠小筑来究竟是做什么的给忘了。
柳闻莺眼瞧着两位大娘子看完《浮生宝鉴》之后红着眼睛盯了自家女儿好一会,以至于母女相携离开时,金芙蕖和李嫣然脸上都不由得多了几分跟见了鬼一样的表情。
自家娘亲哪里变得怪怪的。
之后柳闻莺的日子也更加的松快起来,月中时柳闻莺还应约出城和李嫣然去她家得马场骑马去了。
“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我娘多么狠。”
柳闻莺陪着李嫣然去马棚挑马的时候,李嫣然就忍不住和柳闻莺说起了最近的事情。
“等下旬我娘带我去巡庄可有我好果子吃了。”
显然,瞧着李嫣然这表情,柳闻莺就能猜出来这巡庄是个苦差事。
“怎么说?”
“为了这次的巡庄,这些日子我娘天天压着我将所有巡庄需要做的事情全部都理了一遍,时不时的还忽然问我一个关于巡庄的问题。比如‘若是后日就要去小树坝庄子,今日要做些什么’?
还有‘巡庄时庄头要是说这两年收成都不好我要做些什么’……”
“你以前是没去过?你娘特地……”
不等柳闻莺问完,李嫣然就急着答道:“去是去过,不过以前可不像今年这般,今年我娘说她到时候挑一两个庄子出来让我亲自查。”
说起这事李嫣然就苦恼:“那账簿是人能看的?”
这话说的,柳闻莺嘴角一抽:“那账簿你爹娘怕是每年都要看很多。”
“不是,莺莺你说话怎么和我娘一样?”
李嫣然一听柳闻莺居然帮着她娘说话,脸上闪过一抹不忿,然后又嚷嚷道:“哎呀,就是《浮生宝鉴》闹的。我娘说我这样,别说黛玉宝钗,就连探春都比不上。”
窦氏说李嫣然现在内务内务不行,外面事外面事也是十窍通九窍——一窍不通。
柳闻莺没想到窦氏这么宠爱李嫣然,说话这么狠。不过她想起先前兴王在的那段时日里,她去李府陪李嫣然的时,那李嫣然的日子真的是过得神仙般快活~
窦氏忽然这般严厉起来,柳闻莺都生怕有些揠苗助长了。
于是她又放软了语句,哄了哄李嫣然,让她心情好些,顺道问问窦氏给她指派的这些是否有不会或者棘手的,可以提前找人帮忙之类的。
结果李嫣然又道这些她爹娘先前都教过她。
窦氏说李嫣然一窍不通其实也是夸大了,李嫣然除了缺乏这真正的实操经验,李昌虎和窦氏传授的各种经验知识那是一点也不少的。
只是出于父母的溺爱,这些本事李嫣然学了就是没有真正用过,在李昌虎夫妻二人眼里,这种纸上谈兵和一窍不通也是差不多的。
不过李嫣然自己提到这些倒很是得意。
毕竟同她一样出身的商户人家,就说郭莹吧,那是真的一窍不通。
柳闻莺倒是不知道李家究竟什么情况,不过她看得出来,这《浮生宝鉴》是个催化剂,里面一些女儿家的可怜遭遇让窦氏终于下定决心让李嫣然赶紧立起来。
其实李嫣然还有些话没和柳闻莺说,毕竟她娘说的那些话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大逆不道了——
“我们家可不像那薛家,顾忌这个、忌惮那个,宁愿将一切家产给个什么都护不住的傻子都不传给聪明伶俐的女儿。日后,你爹爹挣得的一切都是你的。”
窦氏当时带着李嫣然进了祠堂当着祖宗的面说的,但是后半句李嫣然还是没听明白——
“你日后可以不嫁人,也不需要招赘,只要留下一个咱们李家的血脉就好。
日后若是看上了谁——只要没什么势力的,你爹都给你想办法弄到手,要是有……嗯,你爹也想想办法。”
这话听得李嫣然就算没怎么想明白,那脸也是臊得跟猴子屁股似的。
就像现在,她站在柳闻莺面前想起她娘说的这些,她脸都还是红的厉害,给柳闻莺看得摸不着头脑。
好端端的李嫣然脸红个茶壶泡泡?
柳闻莺轻咳一声,知道这话题似乎不好继续了,指了指前方她们走到的马棚面前,说道:“你快挑一匹马吧,大老远来了,咱们也骑上马松快松快~”
···
与柳闻莺和李嫣然这两个今日跑马撒欢相比,此时金芙蕖面对坐在躺在长椅上闭着眼睛的兄长,眼里满是幽怨。
“继续啊。”
金言听不见妹妹的声音,这才睁开眼瞄了眼已经生气的金芙蕖。
“你要是缺个说书先生,你就直接去茶楼听去!”
金芙蕖猛地站起身,转身去桌子那边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起来,看起来是真讲得口干舌燥。
“我倒是想啊,可是茶楼里哪里有人说《浮生宝鉴》啊~”
上次妹妹和母亲回来之后,金言就注意到了母亲唐婉的情绪不太对,问金芙蕖,她只道是书的后劲太大了,这倒是让金言也好奇了起来这什么故事这么引得他母亲这般变化。
于是他便找了金芙蕖问,金芙蕖也就是随便说了前面一些,谁知道还给金言听上瘾了,这几日没事就来找金芙蕖“听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