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楼的张大妈不服气,穿着件旗袍就上台了,旗袍开叉开到大腿根,花棉裤的松紧带露在外面,转圈圈时把杨永革的菜窝窝惊得掉在地上。“这叫‘传统与现代结合’!”张大妈举着红绸扇喊,结果转得太猛,旗袍的盘扣崩了颗,正好弹在杨永革的额头上,像给了他个“脑瓜崩”。
“我宣布!”李奶奶举着杨永革掉的菜窝窝当话筒,“本次服装秀冠军是——我们队的‘拼布装’!”众人都愣了,杨永革摸着额头上的红印子:“为啥是我们?我这‘师’字都快成‘帅’了……”李奶奶憋着笑说:“因为我们的衣服沾着菜窝窝的香味,有生活气!”
傍晚正式比赛时,音响突然坏了。杨永革蹲在地上修了半天,把电线拽出了三米长,结果接反了线,音响发出“吱——”的噪音,吓得张大爷的鸡毛掸子掉在了地上,李奶奶当机立断:“咱清唱!杨永革打节拍!”
于是全社区就看见这样一幕:李奶奶举着红绸扇领舞,杨永革用脚跺地打节奏(“咚咚锵”像敲锣),张大爷的鸡毛掸子挥得像耍流星锤,各楼栋的队伍跟着清唱“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跑调跑到西伯利亚,却把路过的遛弯大爷大妈都吸引过来,站在花坛边跟着晃胳膊,活像一群刚出土的兵马俑。
最绝的是结尾造型。李奶奶喊“定格”,自己摆了个“金鸡独立”,结果没站稳,往杨永革身上倒;杨永革想接她,却顺拐成了“投降”姿势;张大爷的鸡毛掸子缠在了李奶奶的红绸扇上,三人像幅抽象画,被李淑琴的手机镜头怼着脸拍,弹幕刷成了“这造型能直接送去卢浮宫参展”。
颁奖时杨永革抱着奖品——一个印着“舞林高手”的搪瓷缸,李奶奶拎着袋洗衣粉(亚军奖品),张大爷举着个鸡毛掸子(安慰奖),三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明天还练不练?”李奶奶踢了踢地上的亮片。
“练!”杨永革把搪瓷缸往她手里塞,“下次咱跳《小苹果》,我保证不踩你脚,还能给你当人肉拐杖。”
李淑琴编辑完当天的视频,标题写成《当社区大爷大妈放弃治疗式跳广场舞,全网都笑疯了》。后台数据显示,这场直播比灯会还火,有年轻人留言说“看完想教我妈跳广场舞,哪怕她踩我脚”,有中年人说“突然觉得退休生活比上班有意思多了”。
她看着窗外,社区广场的灯亮了,杨永革正帮李奶奶捡地上的亮片,两人的手碰在一起,像两朵在晚风里挨得很近的花。李淑琴突然觉得,广场舞跳的哪是舞啊,分明是街坊们的精气神——你踩我一脚我笑你顺拐,你掉个亮片我捡起来给你别上,把日子过得像《最炫民族风》的调子,吵吵闹闹,却热热闹闹。
明天大概还会有新的笑料吧?李淑琴笑着想。或许是杨永革练劈叉把裤裆扯了,或许是李奶奶的红绸扇缠在了电线上,或许是张大爷的鸡毛掸子又抽到了谁的后脑勺,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能一起在广场上踩脚、跑调、笑到直不起腰的人,才是这辈子最该珍惜的“舞伴”啊。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镜头里的单身舞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