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革还在旁边补刀:“我听收音机说的,咸甜搭配,干活不累!”李奶奶往他碗里多盛了两个萝卜馅元宵:“给你多吃点,省得你总琢磨些怪东西!”两人正拌嘴,张大爷突然喊:“快看!元宵锅开了,里面漂着个灯笼!”
众人低头一看,果然有个小灯笼在锅里煮得冒热气——是刘阿姨孙子的奥特曼灯笼,不知被谁碰进了锅里,奥特曼的头煮得软塌塌的,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刘阿姨笑着捞起来:“这叫‘水煮奥特曼’,吃了能打小怪兽!”
晚上的“闹灯”环节把混乱推向高潮。规则是众人举着灯笼绕广场走三圈,谁的灯笼最后还亮着谁赢。杨永革举着他的“火凤凰”灯笼(其实是烧剩的架子缠了红布),走一步掉一块布;李奶奶的“灯笼串”被风吹得像条长蛇,缠在张大爷的脖子上,把他勒得直翻白眼;张大爷的“球鞋灯”最争气,蜡烛烧得旺,鞋底子的泥被烤得冒白烟,像在熏腊肉。
走到第二圈时,杨永革的灯笼架子突然散了,红布缠在李奶奶的宫灯串上,两人使劲一拽,灯笼线缠成了死结,把他俩捆在了一起。张大爷举着球鞋灯过来帮忙解,结果把自己的灯笼线也缠了进去,三人像串糖葫芦似的动弹不得,引得街坊们笑得直拍大腿。
“都怪你!”李奶奶瞪着杨永革。
“明明是你往我这边挤!”杨永革反驳。
张大爷在中间哼哼:“我的老腰啊,早知道不跟你们俩‘欢喜冤家’凑热闹……”
这一幕被全程直播,有粉丝直接打赏了“火箭”,留言说“建议拍成贺岁片,票房肯定比春晚高”。李淑琴笑得直抹眼泪,没注意自己踩到了杨永革掉的灯笼穗,一屁股坐在地上,手机支架正好磕在元宵锅沿上,镜头对着沸腾的元宵拍了五分钟,弹幕里一群人陪着看元宵翻滚,还说“这是元宵节的‘慢直播’,治愈又解压”。
收摊时,杨永革拎着两坛糖蒜,李奶奶抱着张大爷的球鞋灯,三人的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明天还闹不闹?”李奶奶踢了踢地上的灯笼碎片。
“闹!”杨永革把糖蒜往她手里塞,“明年我做个‘二人转灯笼’,咱俩一人挂一个,保证不缠线。”
李淑琴编辑完当天的视频,标题写成《当社区大爷大妈开始闹元宵,庙会都得甘拜下风》。后台数据显示,这场直播吸引了三十万人观看,有年轻人留言说“看完想回家陪爸妈猜灯谜”,有中年人说“突然觉得年味就是要这么热热闹闹、乱七八糟”。
她看着窗外,社区广场的灯还亮着,几个老人还在收拾灯笼线,笑声顺着风飘进来。原来最动人的不是元宵有多甜,是老了还能这样——带着点笨拙,带着点疯癫,却把每个平凡的节日,都过成热热闹闹的团圆。
明天大概还会有新的乌龙吧?李淑琴笑着想。或许是杨永革做的灯笼烧了眉毛,或许是李奶奶的谜语把大家绕晕了,或许是张大爷的假牙又卡在哪个灯笼缝里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能一起在元宵灯会上拌嘴、闹灯、笑到直不起腰的人,才是这辈子最该珍惜的“家人”啊。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镜头里的单身舞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