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革把蛇皮袋往身后藏:“我、我给儿子囤的,他说今年回家过年!”话音刚落,蛇皮袋“哗啦”破了个洞,大米滚得满地都是,像场突然降临的“米雪”。张大爷举着扩音喇叭喊:“紧急通知!杨师傅撒米了,大家快来捡‘发财米’!”街坊们笑着蹲下去捡,有人捡了把塞给李奶奶:“李奶奶你拿着,来年肯定发大财!”
李奶奶的酱菜在傍晚突然成了“爆款”。原来有个小伙子尝了一口,说“这味道跟我姥姥做的一模一样”,当场买了五瓶,还拍了视频发抖音,标题叫《社区大集的宝藏酱菜,吃出了乡愁》。没半小时,剩下的酱菜就被抢光了,李奶奶看着空了的摊位,突然一拍大腿:“坏了!我忘了给孙子留两瓶!”
杨永革偷偷从自己糖蒜摊拿了两坛塞给她:“拿这个凑数,就说你新腌的‘甜蒜’,保准你孙子吃不出来!”李奶奶瞪他一眼,却把糖蒜往蓝布包里塞:“算你有点良心,回头我给你蒸锅馒头换!”
天黑时收摊,杨永革的三轮车比早上还满——装着换回来的红薯干、奥特曼玩具、半袋捡来的大米,还有李奶奶硬塞给他的酱菜坛子(其实是空的,被他当成了宝贝)。李奶奶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是换的毛线、两双棉袜,还有张大爷织的“辟邪围巾”,虽然歪得像条蛇,她却宝贝得不行。
“明天还来不?”杨永革推着三轮车,车轱辘“嘎吱嘎吱”响,像在哼歌。
“来!”李奶奶踢了踢路上的石子,“我明早五点就来占摊位,把今天没卖的酱菜补上——哦对了,你那破三轮车该修修了,别明天又撒一路糖蒜!”
李淑琴编辑完直播回放,标题写成《当社区大爷大妈开始囤年货,超市都得靠边站》。后台数据显示,这场直播比运动会还火,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留言:“看着看着就想家了,明天就买票回去赶大集”;有独居老人说:“明天我也把家里的老物件拿去换点年货,热闹热闹”。
她看着窗外,广场上的灯还亮着,杨永革正帮李奶奶把摊位的木板搬上车,两人的影子在地上晃来晃去,像两个跳踢踏舞的小孩。李淑琴突然觉得,年货大集卖的哪是东西啊,分明是街坊们的热乎劲儿——你给我块红薯干,我送你瓶酱菜,他换你个旧玩具,把日子过得像糖蒜一样,酸里裹着甜,越嚼越有滋味。
明天大概还会有新的混乱吧?李淑琴笑着想。或许是杨永革的糖蒜被猫叼走了半坛,或许是李奶奶的广告牌被风刮跑了,或许是张大爷的假牙又卡在哪个摊位的缝里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能一起在年货大集上抢米、换蒜、笑到直不起腰的人,才是寒冬里最暖的“亲人”啊。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镜头里的单身舞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