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擦黑时,他回到办公室,把打印好的比对表和海关文件夹进笔记本。窗外厂道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映在玻璃上像串碎银。他打开抽屉,拿出一张手绘的流程草图,是昨天晚上睡前画的——从发货到清关的每个节点都标了风险等级。
他盯着“关税预审”那个框看了许久,又翻出手机,把林志邦之前的留言再听了一遍。对方语速平稳,提问精准,显然是认真做过功课的。这种客户难得,不能因为一点运输问题就把路走窄了。
他拨通园区外贸专员的电话:“李工,麻烦您帮我查一下,有没有办法提前走个预审通道?我想把能效和环保材料先递上去,争取让他们提前核验。”
“可以试试,但得加急处理费。”
“费用不是问题,关键是时间。”
“行,我明天一早就帮你递申请。”
挂了电话,他把笔记本合上,放在桌角。手机屏幕朝下搁在左边,没再响。他知道林志邦不会催,这种人一旦信任你,就会给足空间。但也正因如此,他更不能出错。
他起身关灯,走到门口又折回来,从笔筒里抽出一支新笔,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在空白处写了一行字:
“问题不是挡路石,是台阶。”
写完,他把笔帽咔一声扣上,放回笔筒。
第二天清晨六点十七分,刘好仃坐在工厂接待室的椅子上,面前摆着两杯刚泡好的茶。物流公司的代表还没到,他也不急,掏出笔记本,再次核对谈判要点。空调吹着轻微的风,窗帘缝里透进一线晨光,照在桌角那份标黄的海运报价单上。
他伸手抚平纸张边缘的折痕,指腹蹭过“可备”两个字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看见对方穿着西装拎着公文包走进来,笑着伸出手。
“刘师傅,久等了。”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