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十二月初十,晨曦的微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山新城那间豪华书房内。檀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一张巨大的红木书桌占据中央,周围环绕着几把精致的太师椅。李勇身着常服,端坐在书桌后,神色凝重而深邃。他特意邀请了宋应星、沈星奕、王五和孙元化四位各领域的顶尖人物,在这个静谧的空间里,一场关乎大明未来三百年科技霸权的密谋悄然展开。
汤青雨和沈佩玉两位夫人挺着大肚子,好奇地在旁围观。她们虽不懂物理化学与科技玄机,但能感受到此刻气氛的庄重与特殊,眼中满是疑惑与期待。
“今日请诸位来,是为我大明未来三百年布一个大局!”李勇目光如炬,环视众人,开门见山道,“金山现下第一要务,乃是‘抢地盘’,拓展我大明的疆域与影响力;第二要务,便是推进‘自由贸易’。至于那些强大的莫卧尔王朝、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还有那混乱不堪的欧洲诸国,送给我都嫌是累赘,全是‘粪坑之国’,如果是占领,其成本远大于收益,只需让他们成为我工业品的倾销之地即可。”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与忧虑,“然而,光靠倾销工业品并非长久之计,一旦他们学会仿造,我大明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所以,今日请诸位理工翘楚,来谋划一件大事——如何保持大明科技的长期领先?”
李勇的问题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沈星奕轻摇折扇,缓缓收起,率先开口道:“重视教育!”他目光坚定,言辞恳切,“唯有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李勇心中暗忖:“书呆子!只知教育,却不知现实的重重阻碍。”但他并未表露,只是微微点头。
王五紧接着说道:“多投入,多给技术人员奖励!”他搓了搓手指,眼中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此方能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技研发。”李勇默默扶了扶额头,心想:“这位兄弟怕是掉进‘钱眼’里了,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长远的布局。”
宋应星眼光一闪,沉稳说道:“坚持朝廷出手主导!”他神情严肃,语气坚定,“科技发展关乎国家命运,需由国家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李勇心中暗骂:“你是科学家还是官迷!只知依赖国家,却不懂市场的力量。”但他依旧不动声色,只是不时点头。
看着李勇时而点头、时而摇头的模样,沈佩玉好奇地问道:“难道财政上要长期按比例拨款!”她心中美滋滋地想着,“如果靠财政,这些理工男,见到老娘还不都得滑跪?”
李勇再次强调道:“各位,我的目标是至少管三百年!这绝非短期之计,需有长远之谋!”
汤青雨杏眼圆睁,惊讶道:“三百年!世上还有如此厉害的法子!”
众人陷入沉思之际,孙元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会长,我倒有一法,或许真可以管三百年。”
李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笑道:“孙校长(科技大学),说来听听!”众人闻言,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这位曾在官场历经沉浮的“老登”。
孙元化不紧不慢地说道:“收费,技术使用收费!凡用我大明技术者,必须付费。如此,我们便可凭借技术优势,将他们压得死死的。一直持续收费,至少每项技术要收三十年以上,待新一代技术问世,他们又将陷入付费困境,永无翻身之日。倘若有人敢偷窃技术,我金山养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李勇听后,眼睛一亮,当即鼓掌称赞道:“高,实在是高!我把它取名为‘专利费’!在科技部下面设一个专利局,凡与我大明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是双方保持和平状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大明专利法,我大明之专利,谁用谁付费!不听话的国家,还可以用专利进行制裁,这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李勇阴森森的这一句,听得四人直起鸡皮疙瘩!
他转头看向宋应星,笑道:“宋院长,你正在编写《天工开物》,书中这些技术必须先入专利局,不要让人给白嫖了。佩玉,先拔一笔专款,老宋你来组织专人,将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成果都整理收录进去。这笔专利钱,我们子孙后代要收至少三百年!”
众人听闻,眼中闪过贪婪的绿光,看向孙元化的眼神都有一些不对了——这哥们法子太狠。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源源不断的财富之路,以及大明科技在未来三百年独步天下的辉煌前景。
李勇站起身来,踱步至窗前,望着远方,心中豪情万丈。他深知,这一专利布局,不仅能为大明带来巨额财富,更能牢牢掌控科技话语权,让那些妄图追赶的国家永远只能望其项背。后世东大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足足三十年时间,也换不来欧洲和小日子的内燃机、变速箱等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