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汽蓝谷的销量明细分析不出来主要就是北京EU系列之前传闻停产了,但好像始终有在销售,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算在北汽蓝谷的销售里,这个也要看年报怎么解释。
北汽蓝谷四季度的营收可能比三季度翻倍,在120亿元左右,因为享界S9T的订单都在手上了,就看交付,所以还不敢说死,单季57亿元跳到120亿元这个其实很正常的,只要北汽蓝谷产能给力就能做到。
赛力斯2023年营收开始跳涨,也是四季度,从56.48亿元增加到191.6亿元——问界新M7于2023年9月12日上市,2023年10月至12月,问界新M7分别交付辆、 辆、 辆,四季度累计交付4.64万辆。其销量的大幅提升直接带动了营收的增长。
享界单月干到2万辆,不太敢奢望,但1万以上还是有希望的,而且北汽蓝谷还有极狐的营收也不差,所以估算北汽蓝谷四季度120亿元,这种情况我们小散户都能想到,那些机构大概率也能看到。
2、四费一金三季度15亿元,比二季度的14.3亿元微增0.7亿,主要是销售费用增加了1.9亿元。
研发费用(1费):
去年四季度6.629亿元是最高的,应该对应的是享界增程版的开发支出,今年2季度5.872亿第二高,对应的估计就是享界S9T,那三季度的5.027亿对应的是享界新S9,新车开发的研发投入目前看也不会很高,所以车企的销量一旦起来,做到盈利并不难,但如果没有销量,一个季度5-7亿的研发费用也不是一般车企能扛得住的。
北汽蓝谷现在大概就是对应着赛力斯2023年的情况,研发费用也是3-6亿元,但后续营收大幅增加之后,肯定也会增加,为什么我们总是拿着赛力斯的数据来对比,北汽蓝谷的享界和赛力斯的问界都是鸿蒙智行体系下的,现在享界就是摸着赛力斯过河,而享界的产品总监彭磊就是之前问界的产品总监,问界M8就是他主导的:
销售费用(2费):
北汽蓝谷单季销售费用创了新高,6.964亿元,享界S9T的营销费用新增不一定很多,因为三季度开始建设享界销售专网了,还有就是极狐门店的建设,销售费用的产生是可以看到销售渠道的扩张和销量起来,销售费用增加1.9亿元,能看到效果也可以的。
有成绩,有新渠道落地,销售费用的投入增加还是比较放心的,其实之前北汽蓝谷每年的销售费用也不少,一年16-20亿元,但效果不好,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了。
管理费用(3费):
北汽蓝谷现在的产销成绩是越来越好的,包括享界和极狐都各自拿出成绩,但管理费用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对比去年三季度减少1亿元,砍掉33%以上,连续保持三个月了,公司在七月份调研活动提“多维度降本”,最少管理费用是做到了。
财务费用(4费)和营业税金及附加(1金):
北汽蓝谷的财务费用从去年12月完成了子公司定增拿到100亿元之后,直接从0.98亿降到现在只有0.21亿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个销售有关,营收越大,它才跟着增加,车企差不多都是一个标准。
整车企业只要销量好,财务费用都可以做到负数,看北汽蓝谷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都有这种可能,整车企业只要销量起来,实际需要的资金不大的,所以财务费用普遍不高,因为制造端的支出主要由供应链先期供货,卖车是卖一台收一台,还能收定金。
所以车企负债大部分都是供应商的无息负债,销量好的时候,风险很小;销量不好就不一定了,欠供应商的债虽然是无息债,也要还。
销量一旦出问题,停滞的产能、供应商货款都会压垮车企。
四费一金构成上市公司运营间接成本的“核心五件套”,北汽蓝谷这方面的数据现在看算是很好的了,基本可以算是好钢都用在刀刃上了,主要就是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会不断增加,其他3项支出都控制的比较好。
利润表的一个好消息是享界S9T虽然没卖多少,但北汽蓝谷整体毛利率总算是转正了,虽然只有2%,五年了,懂的都懂。
三季度享界S9T的销售很少,所以三季度的毛利率虽然转正,但并没有体现享界的实际毛利情况,四季度的毛利率会继续提升,年报披露就知道实际数据是多少。
因为享界S9T虽然销售不错,但上市是9月21日才开始交付,所以三季度的享界销售和二季度估计差不多,体现在营收三季度也只是微增。
三、现金流量表:
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出纳账,被那些写投资分析的人神秘化了,可以给前两个报表做个参考,也是一个验证,有时候如果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在现金流量表能大概看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