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赵率教此言一出,在场的许多将领便就纷纷点起了头来。
“赵总兵此言甚是,既如此的话,那我锦州可出兵多少?又有何人愿意领兵?”
听到这话,袁可立也甚是满意,而他在此前就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但碍于心中的计策,所以他便也就没说出此言了。
毕竟,这锦州少了精锐,那可就影响接下来的战略安排了。
“启禀督师,卑职愿带兵执行此计!”
就在众人满腹算计之时,对大明忠心勇武的满桂,就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满桂虽说身居蒙古族血脉,但他却自小长在宣府,入伍后更是多次立功,先后担任总旗、百户、守备、游击、参将等职,可以说此人对于大明那是忠心无二的狠人!
这若非历史中的那些烂玩意坑人,要不然他满桂的名号将会更响,甚至还有可能会走到赵率教这个位置上……
“我满将军勇武,阅历十足,他定可胜任此务,卑职愿请命担保!”
瞧见满桂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赵率教的脸上就露出了喜悦之情。
而他这欣喜是不带讥讽与算计的,因为他二人在辽东那是出了名的关系好,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他赵率教还是将他当成了继任者来看待。
“还有无他人?难不成在我偌大的大营中只有满都督愿意前往?!”
见满桂愿意领兵冒险,袁可立就很是惊讶,毕竟有几个官位做到了左都督这个份上的人还愿意舍身冒险?
当然,这袁可立未曾在此时回应赵率教与满桂,一是想看看这大营里众将的态度,二是不想用满桂去执行如此危险的计划。
没错,这说好听点叫迂回穿插,说难了这基本上就和那送死没什么差别。
因为,一旦深入其后方,这带兵之人基本上就等于是没了后援。
“启禀督师,末将愿往!”
似乎是不乐于瞧见满桂一个人出风头,左辅、徐琏、李应魁、吴襄、何太善等就全部走了出来。
“好!如此众志成城,那我大军还何愁敌酋不灭!”
“传我将领,命何太善、吴襄、高见、张宏业四人率我神武右营、宁武营、襄武营、耀武营及定武营绕道穿插攻敌重镇,解救我大凌城之危!”
“是,末将遵命!”
“至于满都督本督师另有它用,还望诸位能恪守己任,勿要因此生戈。”
“请督师放心,末将等定成使命!”
“去准备吧。”
“是!”
众将重重一抱拳,旋即就退了出去,而赵率教、何可刚二人则是看出了别样意味。
很显然,袁可立是在谋划些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刘思、麻鸿允、乔养贤、李平东。”
“末将在!”
“本督师命你几人,率我神武左中营、振武营、雄武营、翼武营四营,进攻我城东之敌,务必要将其牢牢钉在我城之四十里处!”
“是!”
“赵总兵,本督命你即刻传令给东江镇,要毛文龙于大后日发兵丹东攻其风城、通远堡一域,使其以为我军要进攻其都!”
“末将遵命!”
一听到话,赵率教整个人就兴奋了起来,旋即就意识到,这搞不好由此,我宁锦防线就要攻守易型了!
众将领命退去,不多时,整个大营外就响起了各种搬运声。
而袁可立则是独坐于大营中等待秦良玉的到来。
大概过了有近两个时辰,只听有数百道急促的马嘶声就从营外传了进来。
说实在的,这锦州大营与其说是营帐,倒不如说是衙门来的恰当。
因为,这锦州、宁远几座大城的守军皆是在城内驻防守备的。
“秦良玉拜见老尚书!”
秦良玉是带着一众子侄弟兄就疾入了大营,二话不说就给袁可立施了尊卑大礼。
“诶,贞素(秦良玉的字)快快请起,昔日一别你我这是有多长时间没见了啊。怎么还跟老夫如此客气?”
对于秦良玉的称呼,袁可立并没有生气,反而是走出桌案亲自扶起了她。而他在致仕以前的最高官位正是北兵部尚书!
“老大人这是晚辈应该的,不久前贞素听闻您返京述职,还未来得及与您畅谈便就得知我大凌河城战发,所以此乃是贞素一大憾事啊。”
在袁可立的面前,秦良玉表现的是十分温婉,就好似是他袁可立的闺女似得。
这秦良玉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主要还是得益于天启元年的血战之谊。而在那时,袁可立是对她讲了很多战法及战略,对她的军事生涯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诶,什么憾事不憾事的。只要贞素有空,老夫随时都能谈。”
袁可立笑了笑,就拉着她坐到了椅子上。
“呵呵,对了,贞素此来是带了多少兵卒啊?可有老夫向陛下陈奏的那些?”
“回老尚书的话,贞素眼下只带了一千余白杆军。当然,这也不是说只有这些,而是我大军需要集结,以贞素的脚程算来,至多还有十余天的功夫,我关内天军便可抵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