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说袁可立方面。
自从得知开战的消息后,这老儒将第一时间便请辞返辽了。
这尽管是走的迅速,可等他抵达宁远后,这时间却也是来到了八月的月底。
抵进大营后,袁可立旋即便升了大营召集宁远与锦州的官兵前来议政。
由于两地相隔不远,所以仅用时半天,这一应关宁军的高层便就齐聚一堂了。
在这插一句,这明辽军之所以被称之为关宁军,主要是因此军乃由关军和宁军合并组成的。而在其名义上,虽然是归属蓟辽督师统辖,但在其之下却还是有着诸多的问题。
这第一个问题便是文武不和,第二个是派别之争,而第三个也是最经典的问题—私军化!
而在历史中,袁崇焕上台后,就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些问题,但碍于朝中的波云诡谲以及收拢人心之弊,所以哪怕他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将此二军给整合到一起,再加上他怒斩毛文龙,所以便就更使得辽东军心涣散了。
不过,随着己巳之战的发生及袁崇焕被杀,所以这一情况便就有了倒退,直至到了松锦之战后,这关宁二军才算是彻底的整合到了一起……
而话再说回来。
虽然此时的袁崇焕未死,但碍于他的存活,却也让袁可立在接手之后有了更大一定程度的空间去弥合二军的嫌隙了。
……
“诸位眼下之战是何状况?谁能与本官讲讲?”
随着诸多将领的陆续进帐,袁可立便身着布衣的看向了他们。
“回禀督师,眼下战况十分于我大凌城不利。卑职在开战之后,旋即派遣我军中斥候探查,并着赵将军派兵救援。”
“可据不日前回传,赵将军所部派出的两支精兵,皆被敌大破。而我军斥候无一回传……”
瞧见主帅问话了,作为辽东三杰之一兼都督佥事的何可纲便出身回话了。
的确,这何可纲虽然是袁崇焕的心腹,但其能力着实有两把刷子,不但作战凶猛,带兵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所以袁可立在接手以后就并未去动那些人了。
“嗯,那敌情如何?可有探明敌军军力?”
袁可立依旧是刨根问底,并未第一时间要求他们继续救援。
而这袁可立的行事作风与袁崇焕是极不相同的,一是他不打没把握之仗,二是他善于调和,三是他很明白敌我之间的士气差距。
“这……”
听到这话,何可纲就与赵率教等人羞愧的低下了头。
“放肆!尔等身为我军前锋总营之将,竟对敌情了无所获。尔等该当何罪?!”
见到这一情景,袁可立旋即就怒了,拍着桌子就怒视着他们。
“督师息怒,此战事出意外,这也怪不得二位将军。”
就在这时,坐在军营右边的宁远巡抚丘禾嘉就站了出来。
这丘禾嘉是谁?
这丘禾嘉,字有谷,号少鹤,是贵州新添卫人,乃万历四十一年乡试举人,其品行好谈军事,故此被浙党人所举荐,让朱由检给安置到了兵部职方司任主事,并与去年偶立功绩,就升其为了右佥都御史兼巡抚宁远。
“丘大人所言不错,此战爆发实乃出乎意料……”
随着丘禾嘉的话音落下,其余的将领也随之发言为何可纲与赵率教讲情了。
“出乎意料还是懈怠不备,本官日后定会彻查!”
见有人出来言语了,袁可立想了想就暂且作罢了。
“传本官将领,前营即派三支轻骑,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前往大凌河城,务必要探明敌情!”
“是!”
一声令下,众将便起身接令。
“去吧,丘大人,赵将军、何将军留一下。”
挥手让人去办差后,袁可立便就留下了此三人。
“三位,这辽东形势你们要比我清楚。对于此战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没了外人,袁可立就想拉拢人心统一思想了。
“启禀督师,末将以为,我军当即救援我大凌河城,倘若城易,那我军则不必再往,只固守锦州防线就好。”
这第一个说话的是关宁第一老帅,赵率教。
“嗯,你两位呢?”
“回禀督师,此战末将以为,我军可用互攻之策,这大凌河城地处我东西交通之要,不论是我,还是敌,都不会准许此城修筑完。所以与其占据,末将到认为不如将此处作为一场练兵之所,而于眼下,末将主张主力前出,救援我祖大寿总兵。”
赵率教言闭后,何可纲就站了出来。
说实在的,何可纲是看不起皇太极的,因为他觉得,你建奴既然有能力打进关内,为何就冲击不到京下?反倒是劫掠一番后,仓皇逃出了关外,而此情景更是于草寇无异!
可在这实际上,他却是对皇太极有所误判的,这不论是历史中,还是眼下这个时空,皇太极之所以在己巳大战中逃离,不是因为他打不过明军,而是他知道自己无法长期在关内立足。而这再加上,这个时空有张书缘等人的提前布置,他若是不跑,那恐怕就丢是不止是一条手臂了,更有可能会葬身在关内某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