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天雷符,一旦我用法力催动,就会引来九重天雷,到时候咱们玉石俱焚。”
公孙胜素来以法术闻名,见了他手中符咒,王彦也不敢轻举妄动。但嘴上却说:“什么天雷地火,不过是神棍所为。公孙先生还是快将宝剑捡回来咱们一决雌雄吧。”
公孙胜听王彦这么说,便知道王彦已经上当。于是掐了个手诀,说道:“这原本是我为渡劫羽化准备的手段。看来要提前用了。王都头,跟我一起渡劫吧。”
说话间,那符咒无火自燃,王彦装作心中大骇,快速远离了引雷渡劫的公孙胜。
公孙胜见此情景,将手中符咒扔在地上。只见白烟滚滚,迅速笼罩了他的身躯。
“哈哈,王彦,你中计了,我驾祥云去也。”烟雾中传来公孙胜的声音。
王彦知道不好,却也无可奈何,赶紧向天上张望。公孙胜则趁机弯着腰从烟雾中跑出来,躲在一处窑口后边。
等白烟彻底散去,那地上自然是不见了公孙胜的踪影。
王彦只得收起流星锤,转身离去,径直去找李子方。
公孙胜等王彦走远,才终于忍不住伤痛吐了口血。
但他不敢耽误,快速离开了此地。躲入汝州街巷。
那流星锤看起来不大,却是实心铜铸,重量不小。公孙胜挨了这一下子,咬牙出了窑厂,却也知道自己跑不了多远。
公孙胜虽是道士,但也粗通医术,知道若不及时救治自己恐有性命之忧。正暗自焦急,却见一个江湖人打扮的男子正路过他所在小巷。正好发现了他。
那男子走到他的面前,问道:“道长这是怎么了?”
公孙胜警惕的打量着男子,问道:“你是何人?”
男子道:“在下名叫张三,江湖上有个诨名叫做飞天蝙蝠。”
这个时代僧道之流多与江湖人有些关系。张三自称江湖人,过来多管道士的闲事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公孙胜说道:“贫道入云龙公孙胜,刚刚被人偷袭,需要去医馆。少侠可愿送贫道一程?”
张三惊讶道:“原来是梁山好汉当面。在下乃是鲁智深徒弟,来汝州购买瓷器,正好队伍中有位专治跌打损伤的大夫。道长若不嫌弃,便随我去客栈疗伤。”
公孙胜暗自庆幸,江湖之上梁山地位非凡,无数江湖人都想和梁山结下善缘。如今危在旦夕,原本打算仗着梁上名号获救,却正好碰上鲁智深徒弟,真是老天相助。
这边王彦面见李子方,只说是公孙胜不愿意回廷尉府帮忙作证,趁着夜色跑了。
李子方听后不禁大骂公孙胜不讲义气。王彦则担心的问道:“这位公孙先生不会去廷尉府举告咱们吧?”
李子方却不屑笑笑,说道:“只要他不糊涂,就不会去做这等傻事。”
王彦点点头,显然十分认可李子方的话。顺势又道:“公孙胜偷溜之前曾经跟我说了一个法门,能保李兄登上廷尉宝座。”
李子方一怔,说道:“自小我就知道,那些神啊鬼啊的,都是些骗人的把戏。公孙胜能有什么法门?还让我当上廷尉?”
王彦道:“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兄觉得公孙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是因为太过了解他。可是反过来想想,公孙胜能在江湖上创下如此大的名号,又岂是没有本事的。”
听了王彦的说法,李子方也有些动摇,问道:“他说得什么法门。”
王彦道:“用黄泥做的几个泥块,然后画上符咒,放在廷尉府几处紧要地方就成。”
李子方又问:“可有符咒样式?”
王彦立刻拿出几张黄纸符咒。说道:“李兄若是打算用此法,我今晚就命人连夜做出泥块,不耽误明日赶路。”
李子方对此事将信将疑,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算是默许。
二人简单说了几句,便各自回房安歇。翌日启程,走了十几日才终于到了京兆府。
先在长安休整一日,李子方又带着王彦去了骊山。
此时是冬季,骊山草木虽然有些萧瑟,但终究是大山林的气势。
山中路不好走,李子方等人又运送着财货,在山中生生走了两日,才见到一片豁然开朗的城寨。
李子方轻车熟路的走到寨门,嚷嚷着要守卫开门。
守卫则早就接到通知,知道李子方要回来,立刻开寨门放行。
李子方归来,整个城寨都热闹起来。当日各种饮宴不断,李子方父亲更是大宴宾客,将李子方招安梁山一事上升到顺应天道的高度,仿佛李子方立下了什么不世之功。
王彦则跟李子方要了腰牌,在廷尉府城寨内闲逛,美其名曰参观,实则是在各处紧要地方安放带着符咒的黄泥砖。
一日欢宴。李子方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王彦也安放好黄泥砖回来。
李子方问道:“那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王彦道:“我办事,你放心。”
李子方有些高兴,或许是喝了酒的原因,他对王彦道:“没想到王兄还信这些。我告诉你吧。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鬼神。我们廷尉府的人相信科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