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怀德答应,纪风也就放心多了,随即和李怀德说起这次精简的事来。
毕竟红星轧钢厂经过将近十年的扩招,工人人数已经达到上万人之多。
按照国家的政策,全国要精简掉将近2000万名工人,超过了三分之一,可想而知涉及人数范围之大。
就单单红星轧钢厂来说,起码要下去三四千左右的工人,这个数字太恐怖了。
“哎~小风啊,你可不知道,现在厂里都乱套了,各个车间都在闹,大家心里都有情绪,一个个无心生产,上半年的生产任务才完成四分之三,就剩一个月不到了。
要是完不成,那上面怪罪下来,咱们厂就有罪受咯!”
李怀德叹气道。
纪风想了想,回道:“李哥,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
“哦?说来听听,你小子脑子活泛,总能说出点不一样的想法来。”
李怀德立马让纪风说出来。
“那我可说了,说错了,您可别怨我。”
纪风说道。
“嗨~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和我来这套,快说,快说。”
李怀德不耐烦道。
“那个李哥,我的话可能有点不中听,存在有些质疑国家的意思,你听听看,觉得有道理,你就听听,没道理,你就当我没说过。”
纪风还是先打了一针预防针。
“没事,说吧,这个节骨眼上,谁没点反对意见,就像教员说的那样,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嘛,说错了也没关系,说。”
李怀德接话道。
“嗯,我是这么想的,这次全国精简改革针对的不只是咱们厂,其他厂肯定也和我们一样,或多或少都受到一点影响。”
“说重点。”李怀德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插了一句。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自从大跃进开始以后,国家有点过分乐观了,认为只要加快重工业的发展,就能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强国。
但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咱们国家经历了上百年的战争,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何谈其它。
当然现在国家是没办法,国外虎视眈眈,连咱们老大哥都和咱们翻脸了,随时可能再次引发大战,所以国家不得不面对这一切。”
纪风缓缓说道。
“是啊,国家难啊,下面的人民更难啊,但没办法,咱们不努力,那些列强还得站咱们头上来。”
李怀德也叹息道。
“话说回来,大跃进以来,咱们厂扩招了相当一部分工人,让咱们成了四九城第一个万人大厂,风光无限。
但风光背后呢,是咱们各个车间里挤满了工人,里面干活的工人有多少,出工不出力的工人又有多少!
虽然咱们有八级工制度,能够激发一部分工人的积极性,但说到底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往上考级,大部分工人还停留在正式工和一级工的位置上,工资都差不多。
所以工人们会觉得无所谓,吃的是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都有饭吃。”
纪风继续道。
“可不是嘛,哎,这风气的确有点问题。”李怀德赞同地点点头。
“所以咱们还是趁着这次机会,把车间里的害群之马,能消灭就消灭一点。
李哥,我知道你想说这远远不够,而且这些人里面都是沾亲带故的,有的甚至背后还有人,都不好处理。
但其实许多东西都可以调剂的,比如你把这些处理不掉的工人全部聚集在一个车间里,让他们一起干,他们不是喜欢摸鱼嘛!
那大家一起摸,到最后这个车间的生产任务完不成,再来处理他们,就简单多了。”
纪风说道。
“你小子还挺坏的,不过方法倒是一个好方法,可以一试。”
李怀德点点头,笑笑。
“还有呢,咱们厂一下子没了这么多工人,生产任务受影响,那咱们何不从别的地方弄点肯干活的工人上来。
咱们厂不是有好几个附属厂吗?里面优秀员工肯定不少,什么劳模、先进工作者,咱们可以以总厂的名义把他们招上来,美名其曰不能浪费人才,实则让他们来帮助咱们加快生产。
底下那些厂我了解过一些,有些工人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干起活来那是任劳任怨。
要是下面厂有意见,咱们也可以把一些低工级的工人分给他们,毕竟下面的厂基本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序,不用什么高级工。
我听说某些厂里工人最高也就四五级,咱们何不来一招‘以数量换质量’。
这样一来,咱们既换到了高级工,解决了生产需求,又处理了一批低级工。
精简,精简,不就是要把精英留下来嘛,把那些不作为的下放呗,没把他们下放到农村去,估计他们就感恩待德了。
至于其他的,就看工人自己努不努力了。”
纪风说道。
“嗯~这个提议倒是很好,以数量换质量,这个好,这个好。
小风啊,你如果没让我失望啊!”
李怀德显然十分满意纪风说的这番话,这个方案的确可以操作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