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周易公司有“三宝”:于波、杨俊毅、张晋。
《水月洞天》里的童家三兄弟曾是公司最闪亮的招牌,可惜戏红人不红,始终差着一口气。
张晋在周易眼看前途渺茫,早早便离了职,转头便被求贤若渴的周溯收至麾下。
周溯向来懂得如何投资“潜力股”,对张晋夫妇更是格外优待,资源给得毫不手软。两人也深谙投桃报李之道,借着昔日情分,悄悄联络了不少在周易感到前途迷茫的旧部,如同细流汇海,一点点将人才引入烛龙。
蔡少芬与周易的掌门人蒋雪糅私交甚笃,这层关系,早已被周朔当作一枚暗棋握在手中。
去年他曾与蒋雪糅谈过一次收购,最终不欢而散——对方不仅要求他接手周易几千万的债务,还得自掏腰包安抚湾省和香港的股东。
周溯可不是来当冤大头的。他真正看中的,是周易那套经验老道、以编剧为核心的顶尖幕后团队,而非一个需要收拾的烂摊子。
这一次,转机终于出现。
“周总,蒋总那边……口气松动了。”酒桌上,蔡少芬喝得面颊绯红,举着杯子,眼里闪着光,“他们为了拍《孔雀翎》,资金链快断了,想约您再见一面。以烛龙现在的势头,我看这次有戏!”
“辛苦芬姐了,”周溯举杯与她轻轻一碰,一切尽在不言中,“见面的事,你来安排。”
几天后,京城一家格调高雅的咖啡馆。
周溯再次见到了这位曾与唐人蔡艺侬齐名的业内女强人。蒋雪糅依旧是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裙,妆容精致,却掩不住眉宇间深切的疲惫与憔悴。
周溯早已做足功课——她刚与合伙人周平婚变,周易债务官司缠身,被寄予厚望的《孔雀翎》竟成了绝唱。事业与婚姻,同时崩盘。
“雪糅姐,这位就是周总。”蔡少芬笑着引荐。
“蒋总,久仰。”周溯伸手,笑容温和,气场却沉稳如山。
蒋雪糅打量着他——亚麻色长风衣搭配黑色西装,未系领带,少了几分商场的刻板,多了几分随性与锐气。她伸手回握,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倦意:“周总,您好。”
初见的微妙尴尬,被蔡少芬几句巧妙的玩笑冲淡。几句寒暄后,蔡少芬果断切入正题:“雪糅姐,之后有什么打算?”
蒋雪糅揉了揉额角,苦笑:“一堆官司,财产分割还没理清。可惜了,老杨也退圈了……”
她口中的“老杨”,正是周易三宝之一的杨俊毅。如今,张晋早已投入周溯麾下,杨俊毅宣布退圈,于波也搭上了港圈的线。
曾经的“周易三宝”,彻底散伙。树倒猢狲散,莫过于此。
“现在这时代,光靠情怀做剧,已经行不通了。”蒋雪糅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英雄末路的苍凉,“什么都得向钱看。”
周溯指尖轻叩着咖啡杯,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聆听,只在关键处接上一两句。
他的目的明确至极——他要的不仅是蒋雪糅这个人,更是她手中那支国内顶级的、以原创剧本为核心的王牌制作团队。周易的落寞,在于跟不上资本狂奔的时代,但其班底的专业与才华,无人能否认。
此刻,圈内的华策、完美影视等巨头,无不在盯着周易倒下后留下的这块“肥肉”。
周溯,自然不会落后,也绝不会允许自己落后。
周溯脸上适时地露出恰到好处的笑意,语气真诚:
“雪糅姐是我一直非常敬佩的前辈,说句实在话,我们这一代,好多都是看着周易的剧长大的。”
他话锋一转,姿态放得极低:“如今我自己入了这行,能有幸与您共事,向前辈学习,是我的荣幸。”
从疏离的“蒋总”到亲近的“雪糅姐”,称呼的微妙转变里,藏着他精准拿捏的分寸。
对付蒋雪糅这样心高气傲的顶尖人才,光靠砸钱是下策,必须先攻心。
她的履历,本身就是一部内娱古装剧的发展史:《武林外史》、《萧十一郎》的开疆拓土,《李卫当官》的官场诙谐,《水月洞天》的奇幻巅峰,更有穿越剧鼻祖《穿越时空的爱恋》、修真先河《神鬼八阵图》……甚至连那部风格独特的国产科幻《少年王卫斯理》都出自她手。
这还不算,她本人竟还拥有造型设计与色彩心理学的学位,甚至能亲自操刀写歌。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全能型制作人,值得周溯花费十二分的心思去招揽。
咖啡馆的谈话持续到华灯初上,总算初步达成了共识。
周溯做东,带着蔡少芬与蒋雪糅用了顿便饭,席间气氛融洽,宾主尽欢。
将蒋雪糅送至下榻的皇朝酒店门口,周溯伸出手,言辞恳切:“雪糅姐,新年快乐。希望新的一年,是我们合作的全新开始。”
蒋雪糅握住他的手,心中百感交集。一手创立的周易已然倾覆,而烛龙将接手她最核心的团队,甚至给予了她子公司干股的承诺。
身份虽已转变,但至少,她保住了手下那帮弟兄姐妹的饭碗,为他们寻到了一个更有前景的归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