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里面,和唐杏记忆中的场景大差不差,除了墙壁和地面有些修补外,里面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动。
整个祠堂最显眼的,莫过于中间放置的一块石头了。
这块石头没有唐杏想象中的大,大小差不多一个单人沙发的体积,通体漆黑,上面的棱角还是十分明显。
唐杏走上前,伸手摸了摸。这材质和她的镯子似乎是同源,包括那息魂铃。她转头看向易礼:“你们家那镜子和鬼牌,是不是也是从这来的?”
听了她的话,易礼走到她身边,对着那块大石头研究起来。
阴阳镜和鬼差令都不在他的手上,但毕竟是带在身边几百年的东西,对它的手感再熟悉不过。
唐杏拿出息魂铃,又露出左手的三色镯,虽然镯子是带颜色的,但质地确实和这石头同宗同源,至于息魂铃就更不用说了,连颜色都是一样的,把它放到石头上面,几乎分辨不出两个东西。
她想起来了,在净母大地到手的那一刻,她的脑海中曾出现过的那些画面,其中一个场景,便是一个天外来物坠入一片火海之中,随后发出几道光芒。
唐杏猜测那几道光芒中蕴藏着那五行法器,她当时可以毫不犹豫说出“天石”两个字,那这块石头应该也是天石的一部分了。
她倒没怀疑这石头的大小,毕竟在那些画面里,那一整块天石砸下来的程度,绝不可能只有眼前这般大小。唐杏对于地理和空间虽然没太大概念,但那处火坑后来逐渐形成一座山头,可见其大小。
唐杏说道:“如果这块真的是天石,那你们易家或许真的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种推测唐杏越来越觉得合理,她之前就有过猜测,在燕荡王墓中出现的那座黑色的石棺,她就觉得是陨石做成的。按照她的想法,能让一个人长生不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变基因。而陨石是从宇宙中来的,自带宇宙辐射,虽然辐射结果不可知,但至少是个方法。
这么看来,易家人的长寿,或许也是因为陨石的关系。
唐杏:“这村子里不知道还有没有姓易的人,可以找来问问!”
村子入口处有一家小超市,两人离开祠堂后,直奔那里。
午后的农村,一片寂静,再加之现在还处在寒冬,小卖店除了老板,没有其他人。
唐杏买了两瓶水,易礼付款时便向老板询问起,村子里还有没有姓易的人家。
那老板也实在,虽然普通话不是太流利,但也一一作答。
这村子一共八十多户,是个大村子了。但这里和国内大多数农村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外出闯荡去了,现在这个时间,村子里没剩下多少人了,年刚过,很多人都已经返城了。
村子里姓易的人家,确实有,但只有一个了。
再往前数三十年,当时村里还有三四户姓易的人家,其中两户长辈在十年前去世了,剩下的儿女们都搬到城里去了。
另外两户,一户投奔亲戚,很多年前就去了外省,只剩下一户留在这村里。
现在住在村里的这户易姓人家,只有一个老爷子,八十多岁了,就独居在村西边,离那祠堂不远。
唐杏问道:“那老爷子是一辈子没结婚?”
老板是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挺健谈:“不是,结过两次,但是老婆孩子都没了,就剩他一个,后来就没再结了,一直自己过!”
两任妻子都没活下来,连孩子也能留下一个,唐杏看向易礼,这不是跟易家的家主有些相似嘛!都是孤独终老的命!
按照店老板的指路,唐杏和易礼到了那个所谓“易老爷子”的家。
这院大门有些破旧了,门倒是没关着,唐杏向院子里看去,只感觉这家有些过于贫困了。
易礼从刚刚听到老板的话后,就没怎么说过话,大概他也是感觉出有些不对劲了。
他率先走进院中,整个院子只有三间正房,东边是一个棚子,下面放了一辆三轮车。
距离院门口不远处拴着一条黄狗,不过看上去有些年纪了,他们进来后,那狗连眼皮都不曾抬过,懒洋洋地趴在地上。
唐杏正盯着那狗看,正房中间便走出一个老人。
那老人满头银发,个子中等,但腰不弯腿不瘸,连皱纹都比同龄人少了不少,看着真不像是八十多岁的人。
那老人先开口:“你们找谁?”
出乎他们的意料,这老人竟然没有什么口音,普通话相当标准。
易礼回道:“我姓易!”
那老人站在台阶上,眼睛看着易礼的方向,唐杏看到他左手似乎缺了两根手指,身上的穿着也不像农村老人。
老人问道:“你从洛阳来?”
易家在迁至BJ前,是在中原一带活动的,但这老人的消息显然滞后了不少,不过能看出来,他和易家确实有些关联。
易礼说道:“易家已经迁到BJ了,我从BJ过来的!”
老人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进屋相谈。
屋里的摆设很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了,但却十分整洁,可以看出这老人不是个懒散的。
易礼自报了家门,对于唐杏此前的猜测,他现在也有了同样的想法。
那老人说起,十几年前,有个人也来过这里,在村子里打听有没有姓易的人家。那时村里还有几户,与他隔了几房,关系也不算亲近。
那人在村里待了四五天,跟他谈起了祠堂里那块石头,听他的意思是想买下来。但易家有祖训,祠堂里的东西不能动,老人便没有同意。
之后,那人离开了这里,后面就再也没来过。
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是捕猎的好手,经常进山。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山是不能进了,他就只能在外围采摘些草药,这么多年,他一直就这么过来的。
九十年代后,有些外国人会来到这里,这边的进山口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外国人为了探险,会找当地人做向导,这村子里有不少人都干过这活计,那些外国人很大方的,带一次路的钱能顶半年家用,很多人都抢着干。
喜欢我的纸扎通阴阳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我的纸扎通阴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