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首页 >> 白话三国志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公公叫康熙 衣冠不南渡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祁镇 大明国师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寒门状元 三国演义白话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太阳与雄狮 安西兵日记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2章 夏侯玄论政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夏侯玄,字太初,年少时便声名远扬。刚成年,他就担任了散骑黄门侍郎这一官职。有一次,他进宫朝见皇帝,被安排与皇后的弟弟毛曾并排而坐。夏侯玄认为与毛曾同坐是一种耻辱,心中的不悦之情毫不掩饰地流露在脸上。魏明帝得知此事后,对他心生怨恨,于是将他降职为羽林监。

正始初年,曹爽辅佐朝政。夏侯玄是曹爽姑姑的儿子,凭借这层关系,再加上自身的才能,他多次升迁,先后担任散骑常侍、中护军等重要官职。(据《世语》记载,夏侯玄向来以善于识别人才而闻名。他担任中护军期间,选拔任用武官时眼光独到,那些被他选拔到军中任职的,无一不是杰出人才。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为了各州的长官或郡县的太守。他所制定的法规和树立的教化,至今都被后人当作典范。 )

太傅司马懿向夏侯玄询问对时事的看法,夏侯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选拔和任用官员,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因此,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权力,应由尚书台掌管,这是上级的职责;而百姓的孝行,存在于民间乡里,其优劣应由乡里的人来评定,这是下级的职责。想要做到教化清明、选拔公正,关键在于明确上下的职责和分工,避免相互干涉。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上级超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就可能导致选拔人才的标准不纯正,从而为那些追逐权势的人打开方便之门;如果下级越过了自己的权限,就可能导致民间私自评议权力,使得权力分散,产生诸多弊端。民间私自评议权力,就意味着普通百姓干涉国家权力的行使;权力分散,就是社会混乱的根源。自从州郡设立中正官来评定官员的才能,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然而选拔人才的工作却一直混乱无序,这难道不是因为职责分工混乱,各自都没有抓住关键所在吗?如果让中正官只负责考察人们的品行和辈分,品行和辈分相当的,就可以担任相应的官职。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人在家中以孝行着称,难道在为官时会不忠诚尽职吗?在家族中以仁恕被人称道,难道在处理政务时会不通达事理吗?在乡里以明辨是非而闻名,难道会不胜任工作吗?从这三个方面,由中正官进行考察,即使不明确具体的官职名称,也能知道这个人适合担任什么官职。品行有大小之分,才能有高下之别,那么适合担任的官职类别,也就一目了然了。何必让中正官在下面干涉尚书台选拔人才的权力,而上面掌握权力的人又有所依赖呢?这样上下相互干涉,只会产生混乱。况且尚书台监督下级,考核官员的功绩和过错,各个职务都有相应的长官,他们朝夕相处,相互考察,没有比这更细致的了;而乡里的评议,往往是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来裁决,这就使得主管官员的职责被打乱,众人感到恐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社会风俗清正、选拔公正,怎么可能呢?尚书台高高在上,距离百姓遥远,百姓对其选拔人才的标准和过程难以了解。能够接触到的,都是身边的人,谁不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修饰自己呢?如果有了追求官职的途径,那么在家中修养品德的人,就不如在乡里自我推荐的人;在乡里自我推荐的人,又不如在州郡谋求官职的人。如果追求官职的途径畅通,却又担心人们掩饰真实的自己、背离选拔的初衷,即使严厉责罚中正官,用刑罚来督促他们,也无济于事。倒不如让各自遵循自己的职责,官员们各自将自己下属的才能情况上报给尚书台,尚书台根据官员上报的情况,再参考乡里评定的德行高低,进行综合考量,公正地拟定任用的等级,避免出现偏袒。中正官则只需考察人们的行为事迹,区分高下,审定辈分类别,确保等级评定公正,不随意升降。尚书台负责汇总,如果选拔过程出现差错,责任就在相关部门。官员上报的情况,中正官评定的等级,都按照顺序依次任用,如果任用不当,责任就在具体执行的官员。这样内外相互参考,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相互监督检查,谁还能弄虚作假呢?这样一来,人心就能安定,事理也能明晰,或许就可以使社会风俗清正,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官员了。”

夏侯玄还认为:“古代设立官职,是为了养育百姓,管理万物,因此设立君主和长官来统治和管理。统治和管理百姓的君主和长官,权力应该统一且专一。权力统一,官员的职责就能确定,上下关系就能安定;权力专一,官员就能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事务就不会繁杂。事务简单,官员尽职尽责,上下相安无事,却治理不好国家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古代的先王建立众多的诸侯国,虽然具体的情况难以详细考究,但划分疆界,让各个诸侯国各自守护自己的领土,并不是层层束缚的体制。考察商朝和周朝的五等爵位制度,虽然只有大小、贵贱的差别,但也不存在君主、官员、百姓有两种统治体系相互牵制的情况。如果官职的统治体系不统一,官员就无法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官员不能尽职尽责,事务怎么能不繁杂呢?事务繁杂,百姓怎么能安定呢?百姓不能安定,邪恶就会滋生,奸诈虚伪的行为也会增多。古代的先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让官员职责专一,统一统治体系。从秦朝开始,不遵循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君主以私心来任命官员,以奸邪的手段来对待百姓。担心官员不尽职,就设立监察官员来监督;又害怕监察官员徇私舞弊,就设置司察官员来纠察。这样一来,官员相互牵制,监察相互监督,人们心怀异心,上下目标不一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却没能加以纠正。到了魏朝,国家事务繁忙,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五等爵位制度虽然难以一下子恢复,但可以大致确立一些准则,来统一国家的治理制度。如今的地方长官,既要管理百姓,又要受郡守、刺史的多重管辖。如果郡所管理的事务,只是一些大概的方面,与州的职责相同,那就没有必要设置双重管理。应该省去郡守这一职位,只设置刺史;只要刺史的职责存在,监察的工作就不会荒废。而且,郡里的众多官吏可以回乡务农,这样既能减少行政开支,又能增加粮食产量,这是第一个好处。大县的人才,都有能力担任郡守,然而在处理是非争端时,常常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产生争执。顺从上级意见就能相安无事,坚持自己的观点就会引发纷争。就像烹调美味的羹汤,关键在于调和不同的味道;上下级之间要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受益。一味顺从才能安定,这就像琴瑟只弹奏一个声音一样单调。如果省去郡守这一职位,就能使官职简化,事务也会变得简单,这是第二个好处。此外,郡里负责监察各县的官吏,常常为了袒护自己的亲友和同乡,利用公务之便刁难他人,百姓的困苦就是由此产生的。如果将郡县合并,就能堵塞产生混乱的根源,这是第三个好处。如今国家处于衰败的时期,百姓生活困苦,人口减少,贤才稀缺,能够承担事务的人不多。郡县的优秀官吏,往往数量不足,郡里接受县里上报的事务,繁重的工作都在下面,然而在选拔官吏时,郡里却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一来,直接与百姓接触的官吏,往往是能力低下的人。官吏是百姓的依靠,却常常平庸鄙陋。如果将郡县合并,就能选拔更多清正贤良的官吏任职,从而使良好的教化得以传播,百姓和万物都能安宁,这是第四个好处。制定制度,让万户人口以上的县,其长官称为郡守;五千人口以上的,称为都尉;千户人口以下的,县令、县长的称呼不变。从县长以上的官员,通过考核来决定升迁任用,根据才能来提升职位,所管理的范围也相应扩大,这是选拔人才、考核功绩的合理顺序。如果制度一旦确定,官员的才能就有了相应的等级,治理的成效也会显着提高,这是第五个好处。如果省去郡守这一职位,县里的事务可以直接上报,不会出现堵塞和拖延的情况,虽然不一定能恢复到三代时期的良好风气,但简化统一的教化,或许是可以实现的。方便百姓、节省费用,就在于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职法师 重生:权势巅峰 末世降临:小尸尸我呀囤囤囤囤! 惊悚乐园 道君 官场:从市委办开始主政一方 健身教练!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诡舍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师娘,请自重 诸神愚戏 重生:1977 大奉打更人 狐妖:身负帝君模板,化山十万年 医权在握 剑来 医武兵王 十里芳菲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北宋穿越指南 大唐之超级商城 纨绔小子闹唐朝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在下潘凤,字无双 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 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 逍遥小地主 我的公公叫康熙 1627崛起南海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父可敌国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奋斗在洪武末年 晚唐浮生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最近更新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 花屋湘军传奇 白话三国志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重生之项羽崛起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胤商枭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乱世:整活小砖家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