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甚文采,可教百姓听着却十分易懂,再不是那些文绉绉且曲折鳌牙的话了,便是三岁小儿都能听明白了。
这会儿围拢的人群越来越多,白秋沙心中震撼,又有些瞧不上这等没有丝毫文采可言的大白话。
却见有一穷苦妇人突然把自己卖鱼的箩筐放在一旁,又在破麻布上小心擦了腥气难掩的手,然后迟疑问道:
“我女儿眼神好,能看很远……这个也成么?”
这听起来有点不讲道理,但长史大人可是千万交代了:
不知有没有用,就先带到粟粟庄来!
便是不成,他们也不会受罚。
但若因此错失人才少了奖赏,岂不是亏大了?
因而有人来问,对方毫不犹豫立刻回答:
“能成!”
但其实也不是很有底气,于是又补上一句:“便是不成,叫你女儿耽误些许功夫领一碗粟回来,也不吃亏的。”
是啊!
若是不成,还能领一碗粟!
白秋沙还在旁边各有衡量,但对于穷苦百姓来说,这一碗粟的魅力足盖过前头千条万条!
他们纷纷涌上前去:
“我!我会砍柴!特别会!”
“我会做木头活儿……”
“我、我家有墨斗!祖上竟然师承过墨家的!”
“我、我会织麻,织得又快又好……”
男男女女挤成一团,两名士兵在顾不上展示,这会儿只掏出炭笔来,转而在构皮纸的背面一一询问基本情况,再做上登记。
这炭笔看着也很是便捷不俗!
而且以他们常年控毛笔的力道,压根不会轻易将笔尖折断!
但在看那些登记的字——此时普遍传开的是隶书,但尽管如此,对方也写的结构难言,一塌糊涂,甚至还有许多错字……
白秋沙静静看了一会儿,突然将对方一推:
“你别糟蹋这等上好纸笔了,我来!”
士兵先是茫然,随后大喜:“还有这等好事?!”
天知道,写字比叫他们训练难多了!
而对方捏起那轻飘飘的炭笔,下意识想沾一沾墨,却又悬在半空。
而后小心在纸上轻轻书写下来,不过一个字写完,便已经拿捏好字迹适中的力度。
再看一看不会滴墨又能随时取用的笔来——
“好!”
他振奋抬起头来:“若是投于王后麾下,果真能有纸笔可领么?”
? ?来啦来啦!
喜欢秦时记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秦时记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