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百舸击长空

首页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镇北王 晚唐浮生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祁镇 血色大明 明末边军一小兵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寒门武状元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大唐腾飞之路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百舸击长空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全文阅读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txt下载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61章 治国札记,明君修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守仁深以为然:"陛下所言极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民间智慧确实值得重视。"

朱雄英当即下达三道旨意:一、命各地官员定期向当地能工巧匠学习,编纂《民间技艺集》,广为传播;二、在明德学堂增设"匠艺课",邀请民间艺人授课,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三、特别重视女性的民间智慧,设立"巧娘奖",表彰在织染、医护、育儿等领域有独特技艺的女性。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朕以为,天下之大,处处皆可学,人人皆可为师。"朱雄英语气坚定,"唯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我大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举措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尊重民间智慧的热潮。各地官员纷纷走出衙门,深入民间,寻访能工巧匠;明德学堂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除了经史子集,他们还能向织女、农夫、工匠学习实用技能;而"巧娘奖"的设立,更是激励了无数女性展示自己的才能。

一年后,第一部《民间技艺集》编纂完成,共收录各行各业民间技艺三百余种。朱雄英亲自为书作序:"智慧之花,开遍民间;技艺之树,根植人心。此书所载,乃天下百姓之智慧结晶,较之经史子集,同样珍贵。"

沈璧的水稻种植法、王铁柱的煤质辨别法、张巧云的丝绸评判技巧、陆木匠的节材工艺……这些原本可能失传的民间智慧,如今都被系统记录并广为传播,造福后世。

朱雄英站在皇宫的高台上,望着京城内外忙碌的身影,心中升起一种满足感。他知道,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不仅要重视精英文化,更要珍视普通百姓的智慧。

"天下英才,何止士大夫?"这句话,已成为明仁宗朝的重要理念。

冬,京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夜已深沉,宫中大部分灯火早已熄灭,唯有御书房内烛光依旧明亮。

朱雄英伏案疾书,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桌案上摊开的是一本厚重的册子,封面上"治国札记"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格外醒目。这是他登基后坚持七年的习惯——每日记录自己的治国思考、决策与反思。

"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雪。"朱雄英先写下日期,然后继续道:"蒸汽铁路建设遇重大阻碍。今日工部尚书来报,杭州至苏州段铁轨多处断裂,究其原因,乃是初期选材不当。我国钢铁冶炼技术虽有长足进步,但与西方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大型铁轨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他停笔沉思片刻,又继续写道:"应采取双管齐下之策:一方面向英国购买部分核心技术及设备,以确保铁路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本土钢铁工艺的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均质钢材的冶炼技术。万国阁中有关西方冶金术的典籍应组织专人研读,转化为我所用。切记,技术引进必须与自主创新并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写完铁路问题,朱雄英翻到札记的另一部分,题为"官员选拔制度改革构想"。

"科举制选才虽有方,但过于注重文辞,缺乏实务考核。观近年来选拔的官员,虽满腹经纶,但遇实际问题常手足无措。拟增设'实践考'环节,重点考察应用能力。可选取治水、救灾、调解纠纷等实际案例,让考生提出解决方案并现场答辩。此外,各级政府可设立见习制度,新科进士需先在基层实习一年,了解民情后方可正式任职。"

写到这里,朱雄英停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他起身来到窗前,推开窗扇。寒气扑面而来,院中积雪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朱雄英的思绪回到了七年前。

那是他刚登基不久,面对纷繁复杂的国事,常感力不从心。一次深夜独坐,他忽然想到古人"日省吾身"的教诲,便提笔记下当日的决策和思考。没想到隔日再读,竟发现了不少疏漏。从那时起,他便养成了每日写"治国札记"的习惯。

七年过去,这本札记已厚达数千页,成为朱雄英治国思想的结晶。他将个人经历、古代典籍、西方理论和实践反思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国体系。

御书房内的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七本装帧一致的札记,每本约五百页,记录了这位年轻皇帝的治国历程和思想演变。翻开第一本,字迹稚嫩,思考简单直接;到了最新这本,笔法老练,思路清晰缜密,分析问题更加系统全面,处理国事的手法也更加成熟。

朱雄英回到案前,继续他的札记。他在下一个标题"文化政策反思"下写道:

"万国阁建成两年,效果显着,但也存在问题。西方典籍汗牛充栋,译者有限,进度缓慢。应增设翻译学院,专门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此外,典籍收集过于注重欧洲,对东亚、中亚、西亚等地关注不足,应予以平衡。文化交流贵在多元互鉴,不可偏废。"

每逢重大决策前,朱雄英必定翻阅札记,查找类似情况的处理经验,避免重蹈覆辙。一次,大臣们就南方水患治理方案争论不休,有人主张速战速决,大兴水利;有人则倡导循序渐进,以免劳民伤财。

朱雄英从札记中找出十年前类似争论的记录,向大臣们展示了当时决策的后果——仓促上马的大型水利工程因考虑不周,不仅没能解决水患,反而因地形改变导致新的灾害。这一历史教训让争论迅速聚焦到实质问题上,最终制定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己为鉴,可知得失。"朱雄英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也要求朝中大臣们反思总结。他还命人将札记中成熟的部分整理成册,题为《明仁宗治道》,作为皇子教育的材料,希望子孙后代能从中汲取教训和智慧。

喜欢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全职法师 官场:被贬后,我强大身世曝光 簪星 末世降临:小尸尸我呀囤囤囤囤! 玄幻:别人辛苦修炼,我直接无敌 盖世神医 阿姨的诱惑 道君 黎明之剑 健身教练! 龙族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诸神愚戏 大奉打更人 还珠之含香与乾隆的爱情 权臣闲妻 秦总又在办公室被江助理罚跪了 九龙至尊 绝对权力:我就是靠山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穿到汉末紧抱刘备大腿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贞观小闲王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逍遥小憨婿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娱乐春秋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唐之最强酒楼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明末边军一小兵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贞观悍婿 隆万盛世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我在古代搞发明 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 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从抗战到远征,谁敢反对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大唐仵作笔记 白话三国志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 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百舸击长空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txt下载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最新章节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