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梅,抖音科技薪酬委员会主任,一个年近五十,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女人。
她执掌薪酬体系多年,行事素以严谨和铁面无私着称。
面对林帆近乎质问的目光,会议室里其他高管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
唯有胡艳梅,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她扶了扶眼镜,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平稳得像是在做常规工作汇报。
“林总,关于薪酬发放日的问题,我认为目前每月十号发放上月工资的制度,是合理且合规的。在国内的同类型互联网企业中,这个发放速度已经处于中上水平,并不算晚。”
她的语气不卑不亢,条理清晰,仿佛林帆的雷霆之怒只是一阵微不足道的清风。
“不晚?”
林帆的怒火像是被这句话瞬间点燃,他猛地一拍会议桌的扶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坚实的红木扶手都在震颤,离得近的高管心脏都跟着漏跳了一拍。
“你的意思,是内部论坛上那几百条跟帖,上千个点赞,全都是员工吃饱了撑的,无事生非?”林帆的声音不大,但穿透力极强,每个字都像淬了冰的钢针,扎在众人心上,“还是说,胡主任你觉得,你的判断,比几百上千名一线员工的亲身感受,更准确?”
这番话可谓是诛心之论。
直接将胡艳梅摆在了员工的对立面。
胡艳梅的脸色终于微微变了变,但她依旧维持着表面的镇定,迎着林帆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林总,我理解您的想法,也尊重员工的意见。但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能被情绪化的言论左右。员工对于薪酬的期待是永无止境的,这一点,在座的各位应该比我更清楚。”
她环视一圈,继续道:“就算我们今天顶着巨大的压力,把发薪日提前到五号,要不了三个月,论坛上就会出现新的帖子,问为什么不能在当月最后一天发。如果我们真的在最后一天发了,他们又会问,为什么不能像某些外企一样,提前预支半个月的薪资。这种诉求,没有尽头。我们满足了一个,只会催生出更多、更不切实际的诉求。”
这番话一出,会议室里原本死寂的气氛顿时有了一丝松动。
不少高管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显然对胡艳梅的“员工满足论”深有同感。
他们也都处理过类似的基层问题,深知众口难调的道理。
与其开一个头,不如维持现状,起码现状是可控的。
看到众人神情的变化,林帆心中冷笑一声。
但林帆不是他们。
作为一个重生者,他深知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什么。
是人才。
而留住人才,靠的绝不仅仅是高薪,更是人性化的管理,是能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的企业文化。
发薪日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他缓缓靠在椅背上,刚才那股迫人的气势收敛了几分,取而代 ???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审视。
“各位,”他开口了,语气平静下来,“我想问一个问题,在座的,有谁需要靠每个月的工资来还房贷、还车贷、交房租的?”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在座的都是抖音科技的总监级以上高管,年薪百万只是起步,更不用说还有丰厚的期权和分红。
对他们而言,工资只是一个数字,早发几天晚发几天,对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林帆的目光扫过众人沉默的脸,继续说道:“我们不需要,但我们的员工需要。一个刚毕业,从外地来燕京打拼的年轻人,他可能租着一个月几千块的房子,背着几万块的助学贷款,每个月的工资都要掰成几瓣花。发薪日晚一天,对他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房租逾期,意味着要跟朋友开口借钱,意味着下半个月要顿顿吃泡面。这些,你们想过吗?”
他的声音不重,却像一记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站在管理的角度,思考制度的便利性、风险的可控性。但我们忘了,公司不是由制度和流程组成的,它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他们才是撑起抖音科技这座大厦的基石。如果我们连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感都无法给予,还谈什么归属感?谈什么奋斗精神?谈什么让公司成为他们的家?”
林帆顿了顿,语气变得锐利起来:“我今天把大家叫来,不是要讨论十号发薪晚不晚,而是要讨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到底想把抖音科技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是一个让员工时刻提防、处处算计的冰冷机器,还是一个能让他们安心工作、有尊严生活的温暖平台?”
一番话说完,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一次,那些高管脸上的认同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愧疚和深思。
他们被林帆的话点醒了,意识到自己确实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
人力资源主管陈芳,一个看起来很干练的职场女性,率先打破了沉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