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站在包春华的角度,黎卫彬拿出来的这份名单,恐怕谁看了都会生疑。
如果不是了解黎卫彬并非是那种喜好谋取私利的人,看到这份名单,多半会认为他黎市长是在搞暗箱操作。
因为从名单上列举的企业名字来看,这一次发行地方债券,黎卫彬主张的承接人里面居然没有一个九原市的本地企业,而是清一色全部都是外地公司。
要知道,地方债券发行这样的项目,按常理多少都会给本地企业一些机会,毕竟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也能让本地企业获得成长和收益的空间。
可这份名单却完全打破了这种常规认知,外地公司占据了全部名额,这怎能不让包春华感到意外和疑惑。
“市长,如果全部由外地企业来承接的话,我看上面获批的可能性不大吧?”
“我们九原市以往并没有发行地方债券的先例,这一次算是打破成规之举,如果不让本地企业参与的话,舆论上恐怕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点了点头,黎卫彬并没有反驳包春华的这个观点。
但是随即却转身从桌子上拿起另一份材料递给了包春华。
“你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但是非常时期我们还是要转变思想才能把这个事情推动下去,你再看看这份材料。”
将手上的材料交到包春华手里,黎卫彬这才话锋一转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这一次我到各个企业考察,收获不小。”
“我们九原市的企业,说白了就是私心太重,当然,这不是企业的责任,而是环境如此。”
“以往我们九原市在扶持企业发展方面确实不尽如人意,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天底下就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想改变这个局面,这一次我们恐怕还是要用一些手段才行。”
见黎卫彬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包春华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己见。
只是心底还是有些暗暗心惊。
黎卫彬到各个企业去视察工作已经是半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对于黎卫彬这一次亲赴企业考察,市里的意见其实很不统一,有人认为黎卫彬是在烧冷灶,也有人认为这一位是想放下身段向企业问计。
独独没有人想到,黎卫彬的目光竟看得如此长远,甚至已经预料到了这一次发行债券上面。
办公室里十分安静。
将材料交到包春华手里后,黎卫彬并没有其余的动作,而是平静地开始烧水煮茶。
随着滚烫的沸水冲入杯子里,一丝浓郁的茶香瞬间飘满整个办公室,那种沁入心脾的味道吸入鼻中,即使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手里这份材料上的包春华都不得不佩服黎卫彬这一首泡茶的功夫。
泡茶讲究一个心静。
用水磨的功夫泡好一杯茶,掌握的既是其中的尺度,同样是耐心。
然而此刻。
随着视线从手中的材料上一目十行地扫下去,包春华的内心却很难完全平静下来。
一直到看完整个材料把东西放下,这才长舒了口气问道:“市长,这份材料一旦拿出去,我看就有人该要慌了。”
呵呵笑了笑,黎卫彬也不接话。
包春华说有人该慌了,这不是一句奉承的话。
刚刚他递给包春华的,正是一份关于这一次发行地方债券的完整方案初稿。
实际上,早在启动交通网络的改造升级,以及清理烂尾楼的工程项目启动之后,他就已经关注到了九原市企业中普遍存在多的问题。
跟其他的地方不同,九原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一旦涉及到资源的问题,地方政府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工作中,弹性空间就非常小。
当然,这固然是政策和战略的需要,但是如果这些企业的存在并不能给地方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那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而现在的九原市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九原是想要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收缩市属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同时扩大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参与范围和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参与以及融合深度。
基于这种考虑,这一次发行地方债券,他首选的目标全部都是外地企业,意图就在于引入更为激烈的竞争机制。
外来的和尚会不会念经他不知道,但是外来的和尚能听话是肯定的。
……
随着年底将近。
黎卫彬的工作行程在悄然之中变得越发紧凑。
9月中旬,九原市正式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速的名义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发行首批共计47亿专项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
紧随其后。
黎卫彬立即马不停蹄地亲赴首京汇报有关的情况。
另一侧。
9月22号。
经过将近半年时间的监管施工后,九原市正式完成了首个烂尾楼盘,也就是锦豪佳苑的收尾工程。
远在首京跑项目的市长黎卫彬虽然没办法亲自出席工程的竣工典礼,但是九原市政府仍然以常务副市长包春华领衔,几乎整个市政府班子都齐齐出动,市委宣传部更是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集中性的宣传和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