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吃这一套

遍地沧桑

首页 >> 朕不吃这一套 >> 朕不吃这一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故事在民间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全家流放:我带着嫂夫人去逃荒! 镇国傻世子 大明国师 神话版三国 李治你别怂 流氓县令:女帝裙下臣 三国我为皇 汉阙 
朕不吃这一套 遍地沧桑 - 朕不吃这一套全文阅读 - 朕不吃这一套txt下载 - 朕不吃这一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9章 三大作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厚照刚回到禁苑官厅不久,提督太监就带着中都镇守太监黄义来觐见。

此时大明有三个都城,分别是:北都北京,南都南京,中都凤阳。

黄义就是凤阳镇守太监。

“启禀皇上,按照皇上的旨意,奴婢在颍州查询走访。未曾找到皇上所说的玉米,但是找到了一种叫做玉蜀黍的作物,也是商人从南洋带回来的,跟皇上所说的玉米颇为相似。”

玉米原产于美洲,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把玉米带回欧洲,后来扩散到了南洋一带。

按照朱厚照的记忆,正德六年的时候,《颍州志》中就有当地种植玉米的记录。

地方志的成书年份,一定晚于玉米在当地的种植时间。

颍州归凤阳府管辖,所以,他去年刚刚登基,就传旨凤阳守备太监在当地走访,查找是否已经有人在那里种植玉米。

听说黄义找到了玉蜀黍,朱厚照不禁大喜。

这个玉蜀黍不就是玉米嘛。

“可曾把玉蜀黍带来?”

“带来了,就在门外候着。”

“快快呈上来,让朕看看。”

黄义和刘瑾出去,很快带着另外两个宦官进来。

黄义的准备挺细致。

带来的东西,有袋子里面装的玉米颗粒,足有五六十斤。

有剥了皮的玉米棒子,带皮的玉米棒子。上面带有玉米棒子的整棵玉米秸秆,连根儿都带着。目的就是让皇上看到这个玉蜀黍的全貌。

“奴婢按照皇上给的图画走访,发现就这个玉蜀黍跟玉米最为相似。”

“哈哈哈,黄义,你做得不错。这个玉蜀黍,就是朕要的玉米。玉米,就是玉蜀黍的别名。没错,朕要的就是这个东西。在何地发现的?”

“颍州,寿州两地都有,目前已经种植110亩有余。”

“这个玉米是舶来之物,中国并无此物。何人引进的?”

“一个叫作高长生的人,到南洋经商,从那里拿回来几十斤。在颍州试种成功,于是就有亲朋好友陆续种植,大都获得成功。”

“也有失败的?”

“是,奴婢走访了种植失败者。他们说,并非这个玉米不堪,可能是种植不得法才导致失败。他们今后还要种植。”

“失败也无妨,总结经验,再种便是。对了,那个高长生何时引进的?当地何时种植的?”

“弘治十五年引进,弘治十六年种植。”

从这时间上来看,引进的速度不慢,基本上跟世界同步。

这是民间的自发行为,跟怠政迟钝的朝廷官员们毫无关系。

高人在民间,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大明有一亿子民,如果放开束缚,打碎他们身上的重重枷锁,将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大明何愁不兴旺发达?

“那个高长生此时在何处?”

“又去南洋经商了,不过其家人还在颍州。”

“刘瑾,拟旨,赏高家人内帑银五百两。赐朕手书一幅,可悬挂于高家门楣之上。传旨高家,高长生若是回来,让他……,不,黄义,你让颍州地方官护送高长生,来京见朕。黄义办事得力,赏银100两。”

朱厚照说完,展开纸笔,略一沉思,写下了四个大字:造福于民。

“黄义,你回凤阳之后传朕的旨意,叫地方官在凤阳府推广玉米种植,越多越好。同时,找一些人手,住下乡下,从选地开始,到播种、施肥、除草、铲趟、秋收,全程跟踪,总结编写出一套种植要领出来,便于将来传播,此事至关重要。编写成书之后,呈送上来,朕要亲自浏览。”

“奴婢领旨。”

各地官员常有献宝、献祥瑞之举,历代相沿成习。

朱厚照登基不久,就下敕令,各地停止献宝、献祥瑞。

今天这个玉米,刘瑾开始的时候也没当回事儿。现在见皇上如此重视,灵机一动,就有了主意。

“皇上,这个玉蜀黍既然能造福万民,何不赐它一个名字?”

朱厚照一想,也有道理啊。

玉米今后要在全国推广种植,各地叫法可能不同。统一名称,对于今后的推广、称呼、行文都比较方便。

皇上亲自给玉米命名,可以扩大玉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便于人们接受和推广。

“玉蜀黍颗粒洁白,如同美玉。能够作为口粮,让天下百姓免于饥馑,价值如玉。就叫它玉米吧。”

“恰如其分,皇上圣明啊。黄义,听见了么,这个玉蜀黍,今后就叫做玉米。你回去之后,晓谕颍州官民,以后不可再叫什么玉蜀黍。”

朱厚照急忙摆手。

“不必如此费神。朕虽然命名,但玉蜀黍有名在先,叫了也就叫了,不必为此大动干戈。”

这个刘瑾,一有机会就拉大旗作虎皮。不过就是个名字嘛,何必那么较真?

朕亲自命名玉米,很多人抢着用还来不及呢,哪里还用你官方强迫使用?

这个龟儿子,就知道搞形式主义、低级红高级黑那一套。

“刘瑾,把这些玉米种子送到皇庄……,不,还是留在这里,由朕亲自保管吧。”

刘瑾带着黄义出去,朱厚照把玉米拿到舆地图厅,用一个绳子吊在屋梁上,免得被老鼠吃了。

现在的每一粒玉米,都是种子,十分珍贵。

玉米已经有了,还剩下番薯和马铃薯两种作物,需要引进。

这两种作物跟玉米一样,也是原产于美洲。

根据历史记载,番薯在80多年之后的万历年二十一年,由福建、商人陈振龙和其子陈经纶从吕宋引进。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现在还没有向美洲以外的地方扩散。欧洲人引进马铃薯,已经是四五十年之后的事情。

不过,时空发生了扭曲,英国的历史进程提前了80多年。

按照这个进程计算,英国人可能已经引进了马铃薯。不过,他们还只是把马铃薯当成一种观赏植物,不知道马铃薯的块茎可以吃。要等到将近一百来年之后,法国一位农学家才发现马铃薯可以食用。

他相信,在欧洲商人和天竺、南洋的贸易中,有可能出现马铃薯。

所以从去年开始,朱厚照就叫锦衣卫在海外商人中搜寻番薯和马铃薯,准备引进。

喜欢朕不吃这一套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朕不吃这一套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官道无疆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九龙至尊 不是高冷指挥官吗?怎么一亲就哭 神印王座 为了还债,我成了娱乐圈幕后大佬 被巴萨甩卖国米后的那些事儿 重回1958 不负韶华 官路青云梯 表姑娘出嫁后,被疯批权臣强夺了 最强人 惹她?假千金是全能大佬,超难杀 七零军婚:一家子极品我最缺德 快穿,恶毒炮灰太笨了怎么办 九章奇案 符皇 异世争霸:从皇子到千古一帝 四合院:融合129600个自己 安西兵日记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唐秦公子 大唐十万里 纨绔小子闹唐朝 寒门状元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寒门宰相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寒门崛起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1627崛起南海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我岳父是朱元璋 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大唐之最强酒楼 神话版三国 朕真的不务正业 无敌六皇子 史前部落生存记 
最近更新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衣冠谋冢 玉符传奇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水浒之往事随风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 
朕不吃这一套 遍地沧桑 - 朕不吃这一套txt下载 - 朕不吃这一套最新章节 - 朕不吃这一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