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号刚驶离交战区,警报声就刺破了驾驶舱的宁静。不是尖锐的红色警报,而是持续不断的黄色预警,像一只不安分的蜂鸣器在耳边盘旋。林夏盯着主控屏幕上跳动的能量读数,指尖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试图锁定异常来源——刚才为了拦截等离子炮,共生兽的红蓝光晕与星核能量产生共振,虽然化解了危机,却也让星轨号的护盾发生器出现了一连串隐性损伤。
“护盾谐振频率偏移了7个点。”李强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他正趴在引擎舱的检修口,手里的能量检测仪屏幕闪烁着刺眼的黄光,“三号缓冲阀有裂纹,能量循环效率下降15%,再这样下去,下次遇到能量冲击,护盾会像纸糊的一样碎掉。”
小张抱着一堆备用零件挤进来,金属工具箱在狭窄的通道里磕出当当的声响:“找到问题根源了!刚才共振时,护盾与星核能量的频段冲突,导致发生器核心的晶体阵列出现错位。手册上说,这种情况需要重新校准谐振腔,还要更换三块过载的能量板。”
林夏接过小张递来的晶体校准仪,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外壳时,突然想起炎烬旗舰上那面残缺的旗帜。据说赤焰族的战舰护盾有个特殊设计:每次经历实战,都会用敌人的能量碎片来加固防御层,就像战士在伤疤上镶嵌勋章。她盯着校准仪屏幕上紊乱的波形,突然冒出个念头:“或许我们不用完全按照手册来修。”
“什么意思?”李强从检修口探出头,脸上沾着两道黑灰,像只刚从煤堆里钻出来的猫,“你想改装护盾?”
“不是改装,是升级。”林夏调出星轨号的原始设计图,在虚拟屏幕上圈出护盾发生器与引擎核心的连接节点,“刚才在交战区,共生兽的红蓝光晕能中和等离子炮,说明平衡能量本身就有防御属性。如果我们把护盾的能量回路,和共生兽的能量源做个并联……”
“疯了!”小张的尖叫差点震碎控制台的指示灯,“护盾能量是高频脉冲,共生兽的平衡能量是稳定波,两种波形强行并联,会引发能量过载的!上次在陨石带,你忘了备用引擎是怎么炸的?”
林夏没理会他的抗议,伸手抚摸着趴在控制台顶端的共生兽。小家伙似乎听懂了他们的对话,额头的奇点印记泛起柔和的光芒,一道细微的红黄交织的能量丝,慢悠悠地缠上林夏的手腕。她突然想起冰璃旗舰的冰甲——那些看似脆弱的冰晶,其实是无数个微型能量转换器,能将攻击能量转化为自身防御。
“我不是要并联,是要做个‘能量翻译器’。”她抓起绘图笔,在虚拟屏上画出一个菱形装置的草图,“让护盾能‘听懂’平衡能量的频率,就像赤焰族能读懂湛蓝族的冰甲信号一样。这样既能保留护盾原有的高频防御,又能引入平衡能量作为缓冲层,遇到攻击时,两种能量能像齿轮一样咬合运转。”
李强从检修口爬出来,手背抹了把脸,反而把灰蹭得更匀了:“理论上可行,但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校准数据。我们手头的设备最多只能测到四位,误差会导致能量对冲。”他指了指角落里那台老旧的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波形边缘还带着毛刺,“这玩意儿在黑市淘来的时候就少了个核心芯片,能撑到现在全靠运气。”
共生兽突然跳下控制台,用鼻子拱了拱工具箱里的一块蓝色晶体。那是刚才从星核碎片里捡来的边角料,一半泛着赤焰族特有的灼热红光,一半凝结着湛蓝族的冰蓝寒气,两种能量在晶体内部缓慢流转,像被封印的日月。林夏拿起晶体时,指尖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这玩意儿竟然能自发平衡两种极端能量,不就是个天然的校准器吗?
“有办法了。”她将晶体固定在频谱分析仪的接口上,红色的能量线与蓝色的检测线像两条贪食的蛇,慢慢缠绕上晶体。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带着毛刺的波形突然变得平滑,边缘的锯齿被磨成了柔和的弧线,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一阵后,稳稳地停在了六位小数上。
“它在自动修正误差!”小张的下巴差点掉在地上,“这晶体是活的?”
“是星核的共生效应。”林夏调整着翻译器的参数,眼睛亮得像两颗刚被激活的导航星,“赤焰与寒冰在里面达成了平衡,所以能帮我们校准能量频率。就像炎烬说的,平衡从不是静止的,是两种力量找到共存的节奏。”
李强已经拆开了护盾发生器的外壳,露出里面像蜂巢一样密布的能量导管。最中间的谐振腔闪烁着不稳定的红光,那是刚才拦截等离子炮时留下的灼伤。他小心翼翼地拧下固定螺丝,金属的摩擦声在安静的驾驶舱里格外清晰:“准备更换能量板吧,记得把翻译器的接口接到第三组导管上,那里的能量流最稳定。”
更换能量板的过程比想象中更棘手。那些薄薄的金属板像被烤过的饼干,边缘脆得一碰就掉渣,林夏必须用镊子夹着棉花,一点点清理残留的焦痕。共生兽蹲在旁边,用尾巴卷着一块微型冷却器,时不时往她手边送,冰凉的金属外壳刚好中和了引擎舱的余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