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艹!”
看着一群本该是栋梁,如今却变成垃圾的杂碎们灰溜溜的撤离,李四麟在心中暗骂了一句。
这句脏话是带着兴奋的,终于能看到些许的曙光。
其实也就是漫天黑暗中那一盏微微亮的星星,可起码有了那么一丝光亮,其实这也无法暖人的心,不过那句老话是怎么讲的,
“黎明快要到来,太阳不会远了。”
哪怕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人们都看不到任何的方向,一切都被恐怖围绕的时候,也有人拼命的用自己的生命和一切来照耀四周。
尽管也许只是微小的火焰,他们也在用尽全力。
先生是火焰,四麟是火星,但他们都在努力着,也许未来会很远,可只要不放弃,未来可能会缩近一些。
也许会缩短一个小时,也许会是一天,也许会是一年,反正李四麟很清楚有很多人没有放弃,他自然也不会。
李四麟走进了会议室,没人知道具体李四麟和先生到底谈了一些什么,只是知道他半小时走出了会议室。
浑身的疲惫仿佛被卸下去许多,而在未来几天里他只有一件事,跟随政保进行抓捕。
抓了很多很多,他们罪有应得。
而他自从九月份之后正式被提拔为副停级别干部,也算是真正迈入了另一个层次。
与此同时,上级要求巡逻大队继续扩编,再次增加五百人的编制。
今年是个多事之秋,九月份天竺在吐蕃与我们发生了一场遭遇战,九月中旬击落丑军飞机。
而在十一,我们再次击退了天竺,两次合计击毙对方近百人,我们也有三十余人牺牲在战场上。
就在国庆结束后,巡逻大队的第三次扩编正式结束,这次士兵多是从奉天,齐鲁各地调拨过来的。
上次从闽南地区调拨过来的退伍兵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那就是普通话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车辆的问题已经比之前好解决了一些,毕竟212吉普的产量在提高,上级为了表彰今年巡逻大队做出的贡献,奖励了巡逻大队五辆吉普。
而且李四麟还找到了另一种车辆来源的通道,而且这次再也不用和天竺的那些阿三们打交道。
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太恶心了,李四麟算是个很能凑合的人,但现在坐在从他们那边过来的车辆里总是隐约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
当然他也不可能放过这条线,米格21还是很香的,但因为战争原因,辛格暂时也不敢调拨车辆来内陆,尤其是装甲车和奇葩的皮卡。
其实现在高卢有一款非常奇葩的车辆,名字叫做雪铁龙2CV,这款车奇葩到什么程度,定价极其低廉仅为一千五百美刀左右。
价格低廉是一方面,引擎仅为602毫升,但通过性还是可以,里面简陋到了极点。
可以说仅仅能坐四个人,后备箱小的可怜,完全就是低价,皮实可靠的代名词。
这款车是1948年生产的,一直生产到90年,全球销量超过七百万来那个。
而现在在欧美市场一件质量不错的羽绒马甲售价超过二十美刀,成本价也绝对超过十二美刀。
可李四麟算了好多遍他现在的羽绒马甲,成本绝对超不过五块钱,也就相当于两美刀。
离岸价格设定在八美刀,那就是相当于赚了四倍。
中间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点,那就是现在高卢和我们已经建交,李四麟完全可以官方合法的出口这批羽绒服。
如果再采取以物换物的方法,那他中间的利润就太大了。
他可以用200件羽绒服,成本最多一千元来换的一辆结实耐用维修简单的小汽车。
虽然简陋了一些,但现在只要是四个轮子的都是好东西啊。
李四麟已经联系了陈丽准备做这个生意,而陈丽也不会吃亏,她完全可以自己成立一个类似七夜这种廉价的服装品牌,到时候出售给高卢的穷人。
她到手的价格在八美刀,低价到十八美刀出售,扣去各种费用那一件也能赚五美刀。
相信再也不会找到更便宜的羽绒马甲了,而且利润是一方面,对于陈丽而言还有一个更大的帮助。
她完全可以借助这个羽绒马甲成立自己的服装王国,并且还能带来政治上的优势。
例如对外宣称我的服装就是给最普通的高卢人民穿的,价格低廉,质量可靠,甚至我都不要求什么利润,纯粹是福利。
这是完全可以宣传出去的,并且陈丽的售价的确是比市场上低最少三分之一。
这同样是两全其美,他已经和陈丽联系好了,而陈丽也同意了这个想法。
不仅如此,她的服装品牌和销售地已经准备好了,未来这个服装会挂上高卢的牌子。
那样的话这服装不仅可以在高卢售卖,包括战车国等相对寒冷的地方是都有需要的。
当然样式需要改一下,李四麟准备给边疆战士们的马甲真的不好看,但肯定实用,老百姓用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