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

暗日沉沉

首页 >> 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 >> 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镇北王 逍遥小憨婿 满唐华彩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祁镇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神话版三国 明末边军一小兵 太阳与雄狮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 暗日沉沉 - 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全文阅读 - 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txt下载 - 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64章 朋友般的关系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第 264章 朋友般的关系

来到宿舍前,江澈脑子里思考着该怎么对付这个大敌

自从姬蘅的第一部小说失败后,他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江澈即使让人泼冷水,但反倒使其志气大增

说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好吧!

对这种油盐不进,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大才江澈现阶段没有办法,要是其他人直接开除,有多远滚多远,只是这位可不敢开,他还带着政治任务呢?

不过有一点江澈还是比较欣慰的,姬蘅并没有凭借他的身份特殊而拒绝参加日常训练和课程,意志力也有,虽然刚开始跟不上训练进度,但没有轻言放弃,后面慢慢地跟了上来。

课程方面一言难尽,这货根本没把心思用在这上面,即使按时上课,在课堂上不做什么其他事专心听讲,但就是成绩上不去,来三年了,江澈军官速成班高强度的学习下一年左右就可以把课程授完,就算笨一点花一年多也是可以的。

唉!

江澈对姬蘅期望蛮大的,他清楚这位不是和苏虎一样学不会,而是不想学,专心致志地搞他那小说事业

夭寿啊,当初就不应该用这个来说服他,现在好了,不玩诗词歌赋了,改行去当小说家。

江澈想着想着来到了姬蘅的宿舍门口,人家身份特殊,尽管大男人不是什么矫情之人,但单人间还是给配了。

敲敲门,里面立刻传来一声响动,江澈直接推开门进去,三年下来他和这位太子殿下私交很不错,这种不请自来的事不算什么。

进去第一眼,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房间,除了床,书桌,柜子,椅子以及其他地一些小饰品以外没啥了。

来到这以后条件可赶不上京都,江澈不会在学校里安排什么特殊服务,并且出入严格,校规校纪摆在这,一般只有一个月放假的两天才是自由的,学生可以到城内放松放松心情。

姬蘅对声色犬马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也渐渐被被强行压下了,而且他如今的精力都放在小说的创作上,全心全意要造就部伟大的作品。

入眼是一个比江澈大上几岁的青年,长相颇为英俊,身材修长,显然从他身上就可以看出皇室的基因十分不错。

此时姬蘅正在埋头苦读,当然不是什么正经书,而是一本民间流传的的长篇小说,他接连受挫后决定先汲取前人经验,然后厚积薄发自己创作。

这时候一般的学生都在上课,姬蘅对江澈软磨硬泡才勉强得来这个时间,每个月比其他学生多休息一天来进行自己伟大的事业,为了这个人家都不去城里找乐子了,一有空就闷在自己房间苦修。

江澈看到这一幕深深地叹口气

你要是把功夫用到课程上早他妈毕业了,至于连着补考两次都不过吗?

军校每年都有结业考试,顺利毕业的学生可以成功加入新军成为一名干部,大多是直接成为连排级,少数特别优秀者更高。

五年来多多少少也培养出上千名学生了,这些人大部分加入江澈组建的新军,少数被分到其他地方。

比如柳商和薛明锐两个人,他们就不在江澈新军中任职。

当初毕业后,因为辽东那边,孙承宗也在跟着江澈搞新军的建设,所以干脆把闲不住的柳商以及一小批人送到那边去了,因为离得近的缘故,江澈清楚这小子现在混的风生水起,连着打退好几次蒙古人的骚扰,有一次差点儿把那什么蒙古大汉的儿子追上俘虏,他把从江澈着学习到的新军建设方案完美地移植到辽东,帮助孙承宗建立了一支千人左右的新式骑兵团,全员装备江澈同款武器,也算帮忙试验了一下新军的效果。

至于薛明锐,他跑的有点儿远,江澈再次离开京都的两年后,东南沿海的倭寇大规模猖獗起来,朝廷从各地调兵遣将,因为卫所制的腐败,所以只提供粮草,命令将领自行募兵,这时候江澈就干脆把薛明锐派去了,也带着一批毕业生,看能不能组建出一支适应与倭寇作战的新军出来,那个小岛江澈迟早要平了它,现在不过是早做准备。

因为距离的缘故两人好久没通信了,上一次得到消息是一年前,只知道战局挺顺利的,新军成功组建,不到两年时间和其他友军一起几乎荡平了江浙地区的倭患,正在往闽南进发,配合着近几年在原有水师基础上建造的海军力量绞杀倭寇以及那些不归顺朝廷的大海盗。

海军组建不久,但因为江澈这边提供了技术思路,加上原先沿海地区的经验积累和对洋人战舰的借鉴,新造的新式战船尽管只造了两艘,但都是吨位将近达两千吨的一级战列舰,每艘大型火炮八十多门,主要集中在两侧,火力和防护力在这个时代都处于顶尖,足以压着那些倭寇和海盗的袖珍战船打,所以战事进展相当顺利。

短时间内这两艘战列舰就是大周海军最珍贵的家当,毕竟海军初创,各种产业链搭配还不完善,每艘的造价虚高很多,差点儿没把户部掏空,要不是与倭寇一战显示了碾压般的实力帮助国家迅速取得胜利,那些朝廷的铁公鸡们都估计绝不会再拨款建造这种庞然大物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