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怎么了?反正又不是花他们的钱。相反,这是阿里影业对于《美人鱼》和周星池的重视和看好,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影视企业对于优质内容孜孜不倦的追求。
嗯,就是这样的,不是也得是。
他们连后续的通告都想好了,不能让马老板和他们阿里被贴上“人傻钱多速来”的标签。
通知完团队,张强不敢耽搁,立刻拨通了通往杭城马芸办公室的专线电话。这一次,不需要等待太久。
“马董,好消息!”电话一接通,张强就立刻汇报,“天眼影业那边刚来电话,正式通知我们,他们接受了我们9亿现金打包50%份额的方案!”
电话那头,马芸似乎沉默了一两秒,随即,一声轻松而满意的轻笑传了过来:“嗯,不错。”
溢价怎么了?他杰克马要的是结果,至于多花一两亿与否,他其实不是很看重,如果不是怕在以后的投资谈判中给人一种好拿捏的冤大头印象,他只要评估《美人鱼》对于他的大文娱战略有帮助,10亿他都会答应。
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和一声笑,但张强能清晰地感受到马芸语气中的愉悦和肯定。这声“不错”,是对他张强和整个阿里影业团队工作的最大褒奖。
“辛苦你们了。”马芸继续说道,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沉稳和条理,“这说明我们的判断和坚持是对的。在战略价值明确的领域,适当的溢价是可以接受的。”
“是,马董。我们也是基于您定下的基调,才最终拿下了这个项目。”张强适时地说道。
“接下来,要抓紧落实。”马芸的指示清晰传来,“第一,立刻组织最精干的法务和财务团队,与天眼、光线那边对接,以最高效率完成投资协议的签署和资金划转。不要在这些细节上拖沓,展现我们阿里的执行力和诚意。”
“明白!”张强记录着。
“第二,”马芸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深意,“协议签署后,或者同步进行,你亲自去和中影的喇裴康董事长,还有星辉的负责人沟通一下。正式告知他们我们阿里影业成为《美人鱼》第一大出品方的消息。姿态要放低一些,表达我们尊重中影的行业地位,期待在后续的发行工作中紧密合作,共同把这部电影推向新的高度。同时,也要让周星池那边安心,我们阿里会全力支持影片,尊重创作。”
马芸的这一安排可谓老辣。既宣告了阿里作为新晋最大投资方的存在,又给足了传统龙头中影和创作方周星池面子,为后续的顺利合作铺平了道路,避免了因天眼系退出可能带来的震荡。
“好的,马董!我会亲自去办,确保沟通顺畅。”张强心领神会。
“嗯,去吧。有了《美人鱼》这个开头,我们阿里大文娱在内容端,算是真正扎下了一根钉子。后面怎么把这盘棋下活,就看你们的了。”马芸最后鼓励道,随即结束了通话。
放下电话,张强立刻按照马芸的指示,有条不紊地布置下去。整个阿里影业团队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对接天眼、准备协议、筹划与中影和星辉的沟通……所有人都明白,拿下《美人鱼》只是第一步,如何利用好这个顶级IP,实现最大的生态协同效应,才是真正的挑战,也是无限的机遇。
与阿里影业那边的欢欣鼓舞相比,乐视影业CEO张召在接到张彤彤电话时,心情则是截然不同。
同样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张召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心情却如同窗外的晴空蒙上了一层阴霾。当他看到张彤彤的来电时,其实心里已经预感到了结果。以天眼系那几位女将的精明和杨简的决断力,他并不真的认为贾会计那个“股份置换”的“天才”想法能够打动对方,实在是贾会计的意图有些明显。
“张召总,早上好。”张彤彤的声音依旧客气而专业。
“彤彤总,早。”张召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
“张召总,非常感谢乐视影业和贾董对我们表达出的诚意,以及提出的非常有建设性的方案。”张彤彤的开场白带着程式化的礼貌,但接下来的话则明确了态度,“经过我们和杨董非常认真而慎重的考虑,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我们决定接受另一家公司的现金报价,用于公司积压项目的开发。因此,无法与乐视就股份置换方案达成合作了。”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这个正式的回绝,张召心里还是涌起一股强烈的失望和……一丝果然如此的无奈苦笑。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如果当时贾会计同意支付现金,哪怕价格比阿里低一点,凭借乐视更激进的姿态,或许还有一搏之力。但这个股份方案,在杨简那种级别的人物眼中,恐怕跟空中楼阁没什么区别。
“明白了,彤彤总。”张召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虽然很遗憾,但我们尊重贵方的决定。感谢您及时告知。希望未来在其他项目上,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