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志愿军第38军主力与第40军一部协同作战,对正在向南撤退的美军第8集团军形成侧击态势……
战场形势如此陡变,使得联合国军在军事上十分被动。
鉴于志愿军东、西两线大兵团出击,对联合国军东、西线集群形成极大威胁,中国大规模派兵援战朝鲜已经成为事实,麦克阿瑟最终决定东西两线兵团同时向南撤退。
同日下午,按照麦克阿瑟和东京会议部署,美第10军司令官阿尔蒙德正式下达东线兵团总撤退命令。
麦克阿瑟和联合国军总部并没有部署相应的防御撤退作战,而是命令美军第3师守备元山、兴南一线滩头阵地,韩国第1军团、美第7师主力分别向咸兴、兴南撤退。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239团、240团)、81师(242团)4个团,在夜晚向新兴里之敌发起突然袭击,前线指挥员是27军副军长詹大南。
经过27日一夜激战,各团控制了新兴里外围几乎全部高地,完成对美军的合围。而且打完才从俘虏口中得知打的不是陆战1师,而是步兵7师,并且不是之前侦察报告的1个营,而是1个整团。
而根据美军的记载,27日晚的战斗,4连打掉的其实是美31团3营,应该还有美31团前进指挥所的一部分。
美第7步兵师第31团级战斗队,通常被称作麦克莱恩特遣部队(后来被称为费斯特遣部队),麦克莱恩特遣部队由以下部队组成:
第31步兵团的第2和第3营;第31坦克连;费斯中校指挥的第32步兵团第1营;第57野战炮兵营,配备105毫米榴弹炮;第15防空炮兵营(D连)由辆高射炮车(配备双40mm加农炮的M19和M16四-.50半履带车)的一个排。
总的来说,麦克莱恩特遣队共有3200名士兵,其中包括700名韩国士兵。
这应当是美军一个步兵团的兵力。
长津湖战役打响之时,麦克莱恩为使部队占据更大的防御纵深,因而分兵在新兴里、内洞峙、后浦等地设置主要阵地,互为犄角,相互策应。
其中,内洞峙阵地为美第7师第32团第1营、31团重迫击炮连防守。
新兴里由美第7师第31团第3营、第57炮营2个连及第15防空炮营1个连防守。
后浦由美第7师第31团团部和一个装备22辆坦克的坦克连防守。
新兴里激战期间,麦克莱恩数次调整部署,将自己的指挥所和第31团直属重迫击炮连设置在内洞峙和新兴里之间,以便指挥和联系两个不同团序列的2个步兵营。即第31团3营和第32团1营。
此外,麦克莱恩将团部仍留在后浦,负责新兴里至下碣隅里的联络,以第57炮兵营一部和防空炮营1个连围绕新兴里而收缩防线,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游走、展开,形成强大火网。
而这三个方向,正是志愿军第80师的主要攻击方向。
新兴里是位于长津湖东北端一个相对独立较大村落。
在新兴里攻防战打响之时,志愿军因为情报预判失误,向美军阵地发起营、连规模冲锋,迎面突遭美军4辆M19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4辆M16四联装12.5毫米自行高射机枪的强大火力拦截。
如此强大的火力,使得11月27日、28日夜间的战事之惨烈,让时任担负突击的第240团1营营长,后任第27军副军长的邵名泽将军记忆犹新,唏嘘万千:
“……火力密啊,机枪打得呜呜的,就象是刮风。
侦察不准确,敌情没搞清楚,以为是1个连,一打发现是1个营,打不动了。
(美军)坦克围成一个圈,手榴弹砸上去象是挠痒痒。(我军)打了一夜没有收获。”
正是因为新兴里地势狭窄、险要,美军凭借村落据险死守,以自行高射炮和自行高射机枪平射,使得鱼贯而入,向新兴里冲锋的志愿军遭到极大伤亡。
美军强大火力压制,步兵冲锋进退两难,为打破美军火力拦截,志愿军第80师炮团的92步兵炮连的5班长孔庆三指挥架炮还击。
冻土坚硬,无法挖掘设炮,情形危急之时,深知步兵炮强大后坐力远非肉躯可以抵抗,孔庆三却是决然以肩膀顶住步兵炮支架,命令开炮。
炮声响时,孔庆三遭后坐力撞击,吐血阵亡。
1952年,孔庆三为志愿军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新兴里攻防战持续11月27、28两夜,美军既靠新兴里等环形工事之强大的速射火力和榴弹炮火力自保,又有美军校炮飞机临空指挥作战,提高了作战效率。
战事白热化的时候,美军航空部队派驻新兴里的地空联络员史坦福上尉,冒险呼叫空中火力支援,呼叫攻击距离越来越近,直至相继阵地约15米左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