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几个本地的社区论坛,突然冒出了不少匿名账号,发起了名为“香火保卫战”的话题。
这些账号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全都贴出一些老照片,照片里是三十年前祠堂里香火鼎盛的景象,灯火通明,烟雾缭绕,再配上煽情的文字:“三十年前祠堂灯火通明,如今只剩冷光屏……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传统在哪里?”
这些帖子迅速引发了一波怀旧潮,不少人开始质疑“守灯仪式”的意义,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背叛。
程国栋察觉到不对劲。
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搞鬼。
他让“守灯人联盟”的成员们帮忙调查这些账号的IP地址,结果发现,这些IP竟然都集中指向城北一处废弃的老年活动中心。
“果然有问题!”程国栋立刻将情况上报给了周影。
周影听完汇报,并没有像程国栋想象的那样,立刻下令查封那个老年活动中心。
他只是淡淡地说:“先别动,让其安查一下这些数据包的跳转节点,看看能不能挖出点什么东西来。”
郑其安接到周影的指示,立刻开始行动。
他就像一个高明的黑客,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行行代码在他的电脑屏幕上闪过。
他一层层地剥开那些数据包,追踪它们的来源和去向。
最终,他发现,这些数据包里竟然夹带着一段加密音频。
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这段音频解密出来。
当他戴上耳机,听清楚这段音频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了。
这竟然是一段伪装成“老辈口述家训”的语音合集,里面充斥着各种暗示和诱导,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指令。
这分明就是Y05指令的变种!
“这帮家伙,真是阴魂不散!”郑其安咬牙切齿地说。
与此同时,在岭南市的另一个角落,一位名叫林婉贞的退休语文老师,正在社区公告栏前,张贴着一份手写的倡议书。
倡议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呼吁恢复清明烧纸习俗。
林婉贞在倡议书中写道:“电子花再漂亮,也暖不了人心。清明节烧纸,是我们对祖先的敬意,是我们对传统的传承,不能丢!”
她还组织了十几个老头老太太,一起去民政局请愿,要求恢复清明烧纸习俗。
这些老人们年纪都很大了,有的拄着拐杖,有的被人搀扶着,他们一路走到民政局,场面颇为壮观,引来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程国栋得知消息,立刻赶到了林婉贞家,想劝说她放弃这种做法。
“林老师,我知道您对传统文化很重视,但是现在提倡文明祭扫,烧纸污染环境,而且也不安全。”程国栋苦口婆心地劝说着。
林婉贞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你们年轻人懂什么?我跪着给我爹烧纸那年,他才走三个月,我心里才踏实。这烧的不是纸,是我的心意,是我的感情!”
程国栋被林婉贞的话噎住了,一时语塞。
当晚,程国栋回到家,翻出了母亲的遗物盒。
盒子里放着一些母亲生前用过的东西,还有一些老照片。
他从里面取出一张泛黄的祭祖合影,照片上是他们一家人站在祖坟前,烧纸祭拜的场景。
他默默地将这张照片贴在了床头。
第二天清晨,程国栋在“守灯人联盟”的群里发了一条语音:“我们要改的不是习俗,是让人不再怕黑。”
另一边,郑其安通过声纹比对,锁定了音频的来源。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段音频竟然是洪兴早年秘密录制的“训诫录音库”!
“训诫录音库”是洪兴为了约束帮众,维护帮规而设立的。
里面记录了各种帮规帮训,以及一些对违反帮规者的惩罚。
这些录音原本保存在洪兴地下档案室里,但是三年前,旧总部被焚毁,档案室也跟着烧成了灰烬。
“怎么可能?这些录音不是应该都烧没了吗?”郑其安感到不可思议。
他立刻让人调查,发现这些录音的备份磁带,在旧总部焚毁前,被人偷偷盗走了。
线索指向了一名已离职的档案管理员,陈伯。
陈伯原本是洪兴的老员工,负责管理地下档案室。
但是因为反对周影的改革,被调离了岗位,现在居住在城郊的一家养老院里。
赵金标主动请缨,前往养老院探访陈伯。
他以义诊的名义,接触了陈伯,和他聊起了家常。
在交谈中,赵金标发现,陈伯的记忆有些混乱,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但是,每当赵金播放一段特定频率的低音时,陈伯就会突然变得异常清醒,并且背诵出完整的Y05指令段落。
赵金标意识到,陈伯的大脑可能被人动了手脚。
他采集了陈伯的脑电图数据,带回了市心理健康中心。
经过分析,赵金标确认,陈伯的大脑颞叶,存在人工植入式微电流刺激痕迹。
这种手法,类似于军用催眠实验,可以通过刺激大脑的特定区域,来控制人的行为和思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