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皓辰悄无声息地起身,如同最谨慎的猎手,不愿惊扰巢中安睡的伴侣。他俯身,在程曦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如羽翼的吻,这才转身走进浴室。温水冲刷着身体,也让他迅速从温存模式切换回征战状态。镜中的男人,眼神恢复了惯有的锐利与冷静。
与此同时,程曦在熟悉的怀抱离开后不久,也悠悠转醒。枕畔还残留着路皓辰的气息,让她唇角不自觉弯起。她伸了个懒腰,感受着浑身充盈的能量。今天,她要去工作室与路皓宇的团队进行下一次设计对接,这让她充满期待。
接下来的三个月,表面风平浪静,甚至可谓捷报频传。
路氏与欧陆能源的合作项目提前竣工,成为了欧洲新能源领域的标杆;东南亚的“新丝路”布局进展神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就连与罗斯哈特联盟的专利战,也在几个关键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有利裁决。路皓辰主导的战略似乎无往不利,路氏帝国的版图持续扩张。
然而,在这片繁荣之下,一股暗流正悄然侵蚀着路氏的根基。罗斯哈特家族深知,正面技术竞争难以短期取胜,常规的商业打击收效甚微。他们采取了更古老、也更险恶的策略——渗透与腐蚀。
他们并未直接针对路氏总部,而是巧妙地选择了路氏全球供应链上一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多层控股的离岸公司和看似独立的第三方代理,他们秘密收购或控制了数家为路氏提供特种稀有金属、高精度芯片和核心催化剂的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有的历史悠久,信誉良好;有的是新兴高科技企业,潜力巨大。罗斯哈特家族并未立即改变这些公司的运营,反而注入资金,帮助它们扩大产能,提升技术,甚至主动为路氏“排忧解难”,在路氏需求激增时,总能“及时”地提供充足的货源和“优惠”的价格。这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仿佛只是市场自然的优胜劣汰和良性合作。
路氏庞大的采购体系和供应链管理部门,在效率和成本优化的驱动下,对此并未产生过多警觉,甚至将这些供应商列为了“优质核心伙伴”。风险控制的红线,在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和“可靠”的合作关系面前,被不知不觉地放松了。
渗透并控制供应链,只是第一步。罗斯哈特家族的真正杀招,在于这些被控制的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本身。
在那些供应给路氏的稀有金属中,被极其隐秘地掺入了微量的、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杂质。这些杂质在常规检测中几乎无法被发现,也不会影响产品初期的性能,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短暂提升某些参数。
在那些高精度芯片的底层固件中,被植入了极其隐蔽的后门程序和特定条件下的休眠逻辑炸弹。平时完全正常,甚至能提升运算效率,只有在接收到特定外部信号或达到某个运行时间阈值时,才会被激活。
在那些核心催化剂中,其纳米结构被做了极其巧妙的、难以复现的改动,使其在长期高负荷运行后,会引发缓慢且不可逆的催化效率衰减和副产物增多。
这些手段,每一项都堪称工业间谍的“杰作”,需要极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对路氏产品体系的深入了解才能实现。它们像一颗颗定时炸弹,被悄无声息地安装在了路氏帝国的心脏地带——遍布全球的生产线、研发实验室和关键能源基站中。而引爆的遥控器,则牢牢握在罗斯哈特家族手中。
路皓辰和他的核心团队,包括警惕的夜鹰和精明的沈言,此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直接的网络攻击、市场狙击和专利纠纷上,对于这些深藏在物理产品和供应链深处的“木马”,尚未能及时察觉。
转机,发生在三个月后一个看似寻常的下午。
路皓宇在“未来实验室”里,正在进行“天工计划”3.0原型机的超导材料稳定性测试。这一次测试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项目能否如期推进。然而,在模拟极端运行环境下,原型机核心部件——一个由某家“优质核心伙伴”提供的特种合金构件——出现了远超理论模型预测的异常数据波动。虽然波动微小,且很快恢复“正常”,但没能逃过路皓宇那双对数据异常极其敏锐的眼睛。
“不对……”路皓宇盯着屏幕上那条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曲线,眉头紧锁。他调取了该构件的全部采购、质检和历次测试数据,一切看起来完美无缺。供应商提供的材质报告、第三方检测证明,都无懈可击。
如果是别人,可能就此忽略。但路皓宇是顶尖的科学家,他信奉数据和逻辑,不相信巧合。他命令团队暂停测试,将该构件拆卸下来,动用实验室最顶尖的、通常用于前沿材料分析的设备,进行破坏性的深度微观检测。
同时,他联系了程曦。因为程曦的设计工作需要了解材料特性,曾与这家供应商有过接触。
“嫂子,你之前接触过‘精工新材料’那边的人,感觉怎么样?”路皓宇在电话里问道,语气尽量平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