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迷迷糊糊不知道多久睡着的。
只记得睡着以前双手举着看手机,因为打瞌睡掉下来两次,都摔到了脸颊上,好疼。
后来就睡着了,再醒来已经是早上的7:30了。
屋外开始有鸟的叫声,楼下门口有人经过时打招呼的声音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声音。
总之稀稀疏疏的。
不过还是很困,揉了揉眼睛,看了一下手机又继续睡了。
睡梦中,我听见有人喊我。
“起来,吃早饭,舅妈做好了。”
我迷迷糊糊的说:“我不吃,我要睡觉别喊我。
傅尧说:“快点,都已经做好啦。我们都已经吃了,现在就还你没吃。”
突然我一下子睁开眼睛,这个不是在自己家这是在亲戚家里,我可不能让人觉得我很懒。
我看了一看是傅尧不是好马上起来。
我让他出去了然后刚刚钻出被窝,一下子冷的我打了个哆嗦。
我又爬回的被窝。
不过就算再冷还是要爬起来穿衣服。
快速收拾好后,我去四楼的洗手间洗脸刷牙。
接着下楼去吃早饭。
等我下到三楼的餐厅时,舅妈已经在洗碗。就只有我的一碗粥和几个菜。
有点尴尬了,我起的也太晚了,快吃吧!
舅妈听见动静回头从厨房看了看我,:“小夏,快吃饭。 岂不是早就饿了?”
我和说:“舅妈,不饿,我一直都在睡觉。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一直睡不着,好像三点多才睡。所以早上起不来。”
舅妈问我:“怎么啦?在我们这里睡不习惯。”
我说:“我一直都差铺,到哪里都是这样,没办法第一天晚上都睡不着。后面就好了。”
舅妈说:“哦,那没事,下午有空了再睡一会儿。赶快吃饭,一会儿菜都凉了,冬天凉的快。”
我说:“好好,我就去吃饭。”
这时傅尧也从楼上下来了。
他看到我吃饭,坐在我旁边的凳子上和我聊天。
他问我:“昨晚怎么样?睡得怎么样。”
我把昨晚的情况跟傅尧说了,傅尧说:“那你就真的是差铺,那是太难熬了,是不是想睡又睡不着那种?”
我说:“就是这样,太难受了。”
端着碗,喝着粥,粥是高压锅做的,特别好吃。
舅妈做的菜是真好吃啊!
早上就炒的简单的几个青菜,还有一个香肠。
第一次吃这边的四川香肠,香辣味的,香了。
原来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些特色的吃的。
像以前在东北,我喜欢吃哈尔滨红肠,那个香肠里边儿是蒜味儿的。
那时候我就经常吃,后来吃多了也不怎么吃了。
吃完饭,傅尧舅妈上班去了。
我们俩下楼陪着外婆待着,聊天,吃瓜子……
中午又是一顿美餐。
不过吃饭后,我们打算再转转就回家,回云山县城。
吃完饭,舅妈开始午睡,舅舅中午有事又没回来吃饭。
傅尧说:“我们去看看二姐家。”
二姐傅云归的公公婆婆非常好。
这是我来之前,傅尧和我说的,我一直想说去看看是什么样的好?
中午外婆午睡了。
我们俩去买了一箱20罐的王老吉,打算去二姐家,虽然二姐没回来,但是我们去看看她的公公婆婆也是可以的。
去方向要经过三元廊桥。
四川南充云山县三元廊桥。
有关这个“三元廊桥”的历史记载如下, 虽然记录不多,但是能确定的是这个廊桥已经是一座百年廊桥。
这个是昨晚和外婆聊天,外婆用标准的四川话和我讲着她的故事。
外婆讲的时候,她的脸上挂满了回忆和幸福感。
那时候外婆刚刚嫁过来,她才19岁。
平时赶集都要经过这座三元廊桥。
廊桥那时候还是满新的。
要是说这座廊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产物,那么那时候外婆嫁过来三元时,已经火了30多年。
这座廊桥还是云山县的前身,也就是以前云山县的县城绥安县就在此。
这座廊桥是上个世纪建造的穿斗式廊桥建筑,后来在2010年还被列为云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没想到,我现在脚底下的这座看似简约的木头桥,竟然是一座百年古桥。
外婆说着她的少女时代。
我昨晚听的津津有味。
她那时刚刚嫁过来。
那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初。
这个桥两段的积集市都非常火,卖什么都有,1块钱就能买很多东西。
那时候的好猪肉0.9元一斤,面粉0.17一斤,大米0.16一斤,玉米0.089一斤,散养鸡的鸡蛋才0.69一斤,富强粉才0.18一斤,牛羊肉也不过0.69一斤。
流动小贩卖的冰棍3分钱一根,后来有了奶油冰棍也才5分钱。
……
外婆说着说着,眼角有了几滴泪。
她用手抹着泪。
说那时候她们卖冰棍的时候都少,生活中只是买必需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