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海棠自视甚高,揣摩上意,做了背主的蠢事,被处理了,她也得不到这个机会。
虽然解语是海棠花的别称,但她却不觉得膈应,反而自傲自己牢牢抓住了这一线生机。
她将药碗让人拿去分析药性后,便亲自前往厨房,备上鸡汤,拿着食盒前往县衙。
等她到了县衙,黄县令已经外出,她扑了个空。
出师不利,她没有打探黄县令的行踪,而是安分地提着鸡汤回黄宅,向十三夫人复命。
黄县令此时带着差役和捕蛇者前往小镜山,做最后的收尾。
将轮回教喂养的毒蛇毒虫、制作的毒粉等,全部销毁。
他此举也是无奈,案卷宗按流程呈上去,却只得到一个上峰要求快速结案的回复。
他本来还想据理力争,但是,他收到谢玉砚的私信,皇帝没有要深查的意思,甚至直接将谢玉砚这个新上任不久,且有功在身的府尹,宣进宫臭骂一顿,说他结党营私,就差明着指着他鼻子骂他是不是意图谋反了。
谢玉砚原本想劝谏的话语,哽在喉咙,最后半句话都没有说,垂头丧气地离宫回去了。
他前脚到家,后脚就听说四皇子被贬守皇陵,为四皇子求情的朝臣,也当场被下大狱。
得知此消息,谢玉砚当即明白,此案绝对不能继续查下去了。
所以,他写了密信,连夜让心腹趁着夜色,乔装改扮,去云县送信了。
只是黄县令不是在黄宅,就是在县衙,身边一直有守卫在,想要找机会避人耳目,将密信送到黄县令手上,难于上青天。
所以,等黄县令收到消息,因为是中午了。
黄县令看完密信,当机立断,立刻便决定,先清理小境山,和轮回教秘密基地所存储的毒物。
之前按兵不动,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
现在这情况,别说钓鱼了,煮熟的鸭子不飞走都算是幸运了。
看这现场,这小镜山,不如直接改名万蛇山。
就算是他,也被眼前这景象震撼了。
他光是看一眼都感觉毛骨悚然。
实在可怕。
但凡有洞,一杆子下去,就是一窝蛇缠绕在一起。
就连树木花草也都被各种蛇类占据。
随便踢开一个石头,石头地下都可能隐匿着若干细蛇。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毒虫。
想要靠人力捕捉、处理掉这些毒蛇毒虫,简直就是白日妄想。
为今之计,只能下猛药,再放火烧。
为了避免山火蔓延,他们需要划定界线,清除百米到千米的空地,设置防火隔离带。
若是科技树稍微点亮,还能用化学办法进行防火,但现在,只能用物理强行收尾了。
于是,小境山山脚下,一群人热火朝天的清理地面,除了差役,还有附近的山民。
而山上则是捕蛇人和差役共同行动,喷洒药剂。
药剂喷三遍,等毒蛇毒虫都被药倒后,开始喷桐油。
待防火隔离带完成后,差役便朝山上射火箭。
火遇油,又逢草木,整座小镜山瞬间燃起来了,仿若火焰山。
熊熊烈焰,滚滚黑烟,笼罩了半边天。
从京城的方向看过来,都能看到天际火红艳丽。
像是落日坠入火焰中,又被乌云包裹,景象奇异。
山火烧了七天七夜,寻常人不关注,竟不知这靠近县界线的荒山在燃烧,有心人则当做睁眼瞎,心知肚明,一味不语。
这一把火烧掉了毒虫毒蛇带来的威胁和隐患,也烧掉了某些势力隐秘研究多年的心血,也烧掉了他们生怕被曝光的心慌惊恐的把柄与实证。
他们既愤怒又庆幸,恨不得将查此案的黄县令凌迟,又暗骂对方是懦夫蠢货,又自得自己的地位无可撼动。
而亲手引燃这把火的黄县令,在这七日七夜里,带着差役和工匠,搭建引水渠,从附近山泉山溪引水到小境山,进行扑火。
等山火彻底灭了,他才重新安排差役恢复日常工作。
为免山火再燃,他安排一部分人守着,但凡有烟缭绕或星火处,就浇水或用沙土扑掩。
这会儿,他终于有时间看书信,这些日子,官方的文书半个也无,倒是密信不少。
谢玉砚和将军府命人送来的密信最多,差不多一日三份了。
他细细读完这些书信,从信内容可知,京城完全能看到小镜山燃烧的火光和黑烟,他们的口径十分雷同,劝他保重自身,让下属去现场救火即可……至于起火的原因,都半句也不提。
谢玉砚便罢了,他过手了案件的卷宗,清楚其中原委。
而将军府,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他将这些密信扔进火盆,烧了个干净,提笔写了两封一模一样的回信,只道山火已灭,勿念。
命人将回信送到驿站,以家书的方式寄回京城。
处理完之后,他才打开那封来自皇宫的密信,
明黄色的锦织,极为显眼,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皇帝亲笔。
他垂眸看着手中的锦织,双手灵巧地打开,内里是带着华光的白布底,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