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曹子修一再逼着荀彧表态,叔父还看不清其想要什么吗?而曹子修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那位的态度,只是因为其所处丞相之位,使得其不便轻易表露出来。”
“毕竟在袁绍尚未倾覆前,在袁绍势力雄踞整个河北下,其不过是有一些念头,让身边的人表露出来,就引得麾下极大的争执,尽管眼下的情况比当时要变很多,但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周尚沉默了。
作为舒县周氏的家主,他比谁都清楚,天下大势已非人力所能扭转,但是肩上扛着一族兴衰的重担,容不得他有丝毫懈怠。
“族中诸老,对此有很大分歧?”
见周尚如此,周瑜神情自若道。
何止是分歧啊!
听到这话,周尚心中长叹一声,只是这话,他能在心中去想,但却不能表露出丝毫。
“呵呵…”
周瑜摇头苦笑起来,也没有再说别的。
其实从他被曹昂击败,被曹昂带回到许都后,其在周氏的地位就直线下滑,族中已有不少人在疏远他,为何会这样,周瑜再清楚不过了。
周瑜意志消沉,一方面是受败仗之影响,但另一方面却是受周氏内部的一些影响。
毕竟孙策败给了曹昂,这导致舒县周氏的押注彻底丧失,连带着在庐江郡,在许都都受到很大影响。
因为多项选择,变成了唯一。
要么站队曹氏,要么成为对立面。
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而似舒县周氏这样的家族还不在少数。
“看来有些事要提前做了。”
不知沉默了多久,周尚这才悠悠开口。
“叔父,属于周氏的路不多了,还望叔父能谨慎对待。”
听到这话,周瑜起身,郑重朝周尚一拜。
尽管对败给曹昂,周瑜心中仍有不甘,但是这种不甘,是源自于他自身,而非对时局的抗拒。
而生养他的家族,周瑜是希望不要走到曹氏对立面的,因为大局已经定下,但凡南北存有一个强大对手,或许还有其他选择,可问题是在北的强敌被曹操击败,在南的则被曹昂击败,这奠定了曹氏浑厚根基。
也就是说在今后数十载,曹氏执掌天下已成定局,任何反抗都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曹操强也就算了,他的嫡长子更是天纵之资,除非说他们父子俩皆出问题,否则大局是不会变得。
但问题是这不可能啊。
不管是曹操出问题,亦或是曹昂出问题,这势必会引发大震动的,倒是天下会怎样,周瑜不知道,但他却知会有很多人死去。
曹氏根基已固,这不止是在于地盘,更在于曹昂诞下了嫡长子,甚至还有众多子嗣,曹氏不会说因为遇到些状况就出崩溃的。
周瑜深知,家族若还想存续,唯有顺应时势。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一股莫名情绪在心头涌动。
似这种情绪,可不止在周瑜心头出现。
在别人身上也有。
许都,陆府内。
“伯言,你真打算这样做?”结束了在卫将军府的繁重差事,得陆议示意,赶来的陆绩在知陆议想法后,面色惊愕的讲出所想。
“这可不是件小事啊,对今下的陆氏而言,如果真这样做的话,牵扯到的不止是宗族恢复,更会牵扯到……”
“公纪觉得今下的陆氏还有的选吗?”
不等陆绩将话讲完,陆议就出言打断,“你我都清楚,此生我等能回吴郡,只怕是不可能的了。”
“从曹子修征辟我等,以卫将军之名征辟,我等命运便与之捆绑在一起了。”
“如果想叫陆氏传承下去,不被今后可能出现的风波影响,我等就不能就满足于眼下,应更快的融入到卫将军府才行。”
“……”
陆绩沉默了。
他望着案前烛火,指尖微微发颤,这等道理他如何能不明白,但是这牵扯实在是太大了,这万一要是选择错了,受到牵连的可不止是他与陆议二人,更会波及到整个陆氏。
可若不赌,将来便是死局。
烛火忽明忽暗,映得陆议面色如霜。
陆议深吸一口气,随即看向陆绩,“这件事,某是下了决心的,不管公纪是怎样想的,某是一定要做的。”
“拿出陆氏在江东半数土地,还有族中一半浮财,以支持公子对南北两军改制,哪怕是背负骂名,这件事议也是坚决要做的!”
陆绩心跳不由加快。
他看见陆议眼中那抹决绝,这让他仿佛看到陆氏最凶险的时候,是陆议挺身而出,凭借一己之力担起全族存续之责。
“既如此,那就按伯言所想来做。”
想到这里,陆绩表情正色道:“绩会向族中诸老写信的,此事,绩会全力支持伯言的。”
“嗯。”
陆议重重点头。
说实话这个决断,不是轻易能下的。
在曹昂征伐孙策期间,特别是他们都明确表示要追随了,但是曹昂的态度,特别是后续做的一些事,让他们看清曹昂到底是怎样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