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士子皆去钻研那奇技淫巧,学习夷言鸟语,岂不乱了读书人的根本?长此以往,臣恐人心不古,圣学衰微啊……”
“互通有无?陛下,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何需与那远夷互通有无?彼等蛮荒之地,又能有何物可供我天朝采择?”
“若论造船等技术,我大明宝船当年七下西洋,威震四海,技艺早已登峰造极,又何须与彼等交流?此乃以珠玉换瓦砾,徒损国体!”
“祖宗之法不可变!陛下,引入夷学,恐非国家社稷之福啊!”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坚守华夷之辨,认为学习西方语言和技术是自降身份……
二,坚持儒家传统是学问根本……
三,对西方技术嗤之以鼻,认为天朝无所不有,无需向外学习……
当然,坚持的这么多点,说白了,八个字就能概括,天朝上国,目中无人……
朱翊钧端坐御座之上,面色平静地听着这些慷慨陈词,心中却不禁泛起一丝无奈。
大明朝,对于外来事物的接受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就是心态,这方面转变,需要些时间。
他开办京师大学堂的初衷,正是要打破这种故步自封的壁垒,为这个古老的帝国注入新的活力。
眼下的阻力,对于一个登基二十五年的君主来说,不算什么大难题。
“众卿所言,皆是为国之心,朕心甚慰。”
“习夷语,非为崇洋媚外,乃为知彼……学技艺,非为奇技淫巧,乃为强国……”
“朕并非要废弃圣学,而是要于圣学之外,再开一扇窗,呼吸些新鲜之气。”
“京师大学堂,并非取代国子监,而是与之并行不悖,为我大明培养通晓古今、融汇中西之新才……”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