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才惊觉,这南乳在幽州和襄月府竟然都声名远扬。
他特地让下人买了一些回来品尝,那独特的滋味,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风味。
在讨论如何安置慈幼院的孩子时,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林秀才。
这么出色的南乳作坊,不进一步发展壮大怎么行呢?他这也是在给林秀才送去助力和人手。
“大人,那马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要不是道路不够宽敞,作坊的产量又低,恐怕来的人会更多。”付二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他可不是第一次去王家村,此次前往也是轻车熟路。
然而,再次来到这里,他还是忍不住惊叹于王家村的作坊居然愈发红火了。
他清晰地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虽然也热闹,但远不及如今这般车水马龙的景象。作坊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等着购买南乳的商人和百姓。
那些拉货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车夫们焦急地等待着,生怕耽误了行程。
作坊里的帮工忙得脚不沾地,却依然有条不紊地应对着繁忙的生意。
付二当时看着那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不禁对这小小的王家村作坊刮目相看。
“好好,你先下去吧。”徐大人挥了挥手,吩咐付二离开。付二恭敬地行了一礼,缓缓退出房间,轻轻带上了房门。
徐大人看着付二离开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随即又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眼前堆积如山的公文上。
前几日那股不知名的势力又悄悄送来了不少证据,这让他在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案件时,稍微多了一些底气。
府城那边有张家在其中费心周旋,来自上头的压力便没有先前那般紧迫和沉重了。
不知不觉,徐元白忙碌到了夜半三更。他只觉得双眼酸涩,脖颈和肩膀也酸痛难忍。
他缓缓起身,伸出双手揉了揉额角,试图缓解一下疲惫。
他低头看了看案几上整理好的一摞证据,还有那封写满了重要情报的密信,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徐元白走到门口,轻轻吹了一声口哨,一道黑影瞬间出现在他面前。
“将这些东西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不得有半点延误。”
徐元白郑重地将手中的包裹递给暗卫,神色严肃。
暗卫双手接过,低声应道:“是,大人!”随后身形一闪,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徐元白望着暗卫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一次能够有所转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
腊月十二
今日,林氏宗族庄重地开启祠堂,郑重宣布开春将兴建族中族学。
这不仅是正式向族中众族人宣告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是虔诚地告慰列祖列宗。
王家村的众人对这件大事都极为重视,纷纷换上体面整洁、精心准备的衣裳,齐聚祠堂外。
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庄重肃穆的仪式后,鞭炮噼里啪啦地齐声鸣响,这事也就稳稳当当地定下了。
有银钱的慷慨解囊出银钱,有力气的踊跃积极出力气,没有丝毫推辞的。就连外姓人也十分积极,纷纷出钱出力。
林木望着这一幕,欣慰地捋着胡须,连连点头。这一年来,可算有了这么一件大好事。
族人虽历经磨难,可心却紧紧地齐了起来,力气也知道往一处使了。
所有事宜商讨完毕,林大壮厚着脸皮去找了林鸿光。
“鸿光叔,侄儿有事相求。”
林鸿光原本正专心致志地整理着账册,还在感叹族人基本上既出钱又出力。
他略微和心中的预期对比了一下,发现超出了许多。
这样一来,林大壮家中也不用负担太多了。
听到林大壮有事要与他商量,林鸿光自然是连连应下。
“大壮,你有事就说,鸿光叔能给你办到的绝不推辞。”
“哈哈,鸿光叔,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林大壮毫不客气地坐在林鸿光对面,将藏在袖中的银票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推到林鸿光面前。
“鸿光叔,这银子……”
只是话还没说完,就被林鸿光急切地打断了。
“大壮,建族学的银子族人捐得差不多了,而且族中的公共财产也会出一部分,你家出几两银子就行了。”
林鸿光见这银票上有醒目的红字印记,猜测应该是千两面值,连忙推辞。
族中也凑得差不多了,林大壮家捐几两银子已经比村人多太多。
村中人多也就是近段时间才有些许积蓄,大多数族人捐得都是几十文。
“鸿光叔,先不要拒绝,这笔银子是县太爷出的。”
“啊?”
林鸿光闻言,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县太爷怎么会知道他们要建族学?难不成是林大壮告知县太爷的?
他还没来得及猜想多久,林大壮接下来的话就告诉了他答案。
“县太爷想将慈幼院搬来我们王家村地界。这是县太爷送来建慈幼院的银子,还有,”林大壮从银票底下摸出地契,将地契缓缓展示给林鸿光看,接着说道,“这是王家村后村连山脚那块地的地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