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马原听了李言的话,很快便走了出去。
翌日。
李言便收到了一大堆御史递上来的奏章,这些都是御史自己请命,要求去各地进行巡察的奏章。
看着这些奏章,李言知道,他昨天说的话起作用了。
昨天李言的那一番话,其实就是在告诉御史,想要在字典上面署名,可以啊,但是,让你出了名,总得要回报一下吧。
而李言要御史们的回报,便是让御史去各地进行巡察。
以往,朝廷每年也会派遣御史前往各地进行巡察。
这些御史的主要责任是,察查地方官员有没有贪污受贿,有没有鱼肉百姓,同时,御史也会在巡察过程当中,看一看民间的一些问题。
但是,以往朝廷派遣御史前去各地进行巡察的话,御史台的御史,其实并没有多少人是愿意的。
首先,巡察御史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
作为巡察御史,你既然出去干巡察这活了,那么,肯定要有成绩。
秦国的律法规定,想要升职加薪,就得干出正向业绩。
秦国会将官员一年的表现进行打分,大致分为上佳,上,平,下,四个等级。
一名官员如果可以连续三年取得上佳的政绩,那么,便可以破格进行提拔。
比如说,一名县令,按照秦国的规定,其的任期是五年。
在五年县令的任期内,如果没有范大的错误,那么,五年后,一般会进行平调或者是稍微上调。
比如说,从下县调到上县。
但是,如果其可以连续三年取得上佳的政绩,那么,其便可以不用满五年任期,可以直接在任期内进行上调。
而御史想要升级 也得有业绩,在秦国,如果你连续五年的评价都是平级,可是要被贬官的。
虽然并不会一撸到底。
可是,当巡察御史,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秦国的官员以保举制为主。
你如果处罚了一名地方官,得罪的可不单单只是地方官,还有保举其的中央官员。
所以,在大多数时候,被派到各地担任巡察御史的御史,并不会十分卖力的干活。
但是,李言昨天以名诱惑御史,那么,对于这些想青史留名的御史来说,这样的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
这才有了今天御史们主动上奏,希望担任巡察御史。
对于这些御史的请求,李言没有拒绝,很快便将二十多名御史的请求一一回复。
李言将二十多名御史,大多数派往了蜀地。
毕竟,接下来秦国的战略重心需要南移,为攻楚做好准备。
李言需要对蜀地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清理,保证蜀地官员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承担起伐楚期间的支撑。
处理好御史的问题,李言又把晏明,方贤太等几名军方将领叫了过来。
……
六月二十七日。
李言在主持完夏祭的当天,秦国再度集结大军。
晏明,方贤太率领十二万秦国前往秦魏边境。
加上原先便布置在秦魏边境的秦军,秦国集结了超过二十万大军,陈兵于秦魏边境之地。
而魏国也在第一时间向西集结大军。
秦魏两国的举动着实是出乎其他国家的预料。
毕竟,不久前,其他国家还得到,秦,魏 随三国在举办会盟 。
尽管说,其他国家尚不清楚秦,魏 随三国会盟的具体情况。
但是,在其他国家眼里,已经默认秦,魏,随三国此时已经是联盟了。
毕竟,三国皇帝一起会面,大概率是谈妥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会盟仅仅结束不到一个月,秦国便调动大军进抵秦魏边境。
要对魏国开战,这实在是出乎其他国家的预料。
秦魏之间发生的事情,就好像 你看到一对情侣走进民政局里面,以为人家是去办结婚证的,结果没想到,他们只是去民政局打架的。
很快 诸国便清楚,秦魏大军集结的原因了。
原来是秦,魏,随举行三国会盟的时候,秦国提出,要其加入会盟可以,但是要魏国拿山北六城来换。
对于秦国的要求,魏国果断的选择了拒绝。
山北六城对于魏国来说,太重要了。
山北六城是保卫魏都安邑的门户。
一旦秦国展开山北六城,那么距离魏国安邑便只剩下区区两百里了。
这点距离,骑兵一天一夜就可以杀到安邑城下了。
所以,魏国不可能把山北六城交出去。
于是,秦魏之间便闹翻了。
而在秦魏闹翻的情况下,随国自然也不可能和秦魏达成联盟。
所以,此次三国会盟是失败了。
诸国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的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还好 还好,秦,魏,随三国没有达成会盟。
不然的话,恐怕整个天下其他国家,没一个睡得着的。
而在秦魏之间剑拔弩张的同时,与,随国大军从代地南下,直逼宋国边境。
三天时间,便连续攻破宋国七城,宋国北境被撕开一道巨大的缺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