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
皇宫。
燕无双一身龙袍,面带威严,正与陈平在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上推演。
“先生此计,以匈奴为刀遏制大乾,确是高明,虽有了河西之败,却依旧是大乾当下最大的麻烦!”
“如今高阳辞官归隐,大乾军中再无此等惊才绝艳,能行闪电之战的猛将,只要他不复出,我们便可高枕无忧。”
陈平轻摇羽扇,目光落在地图上河西之地与更北方的玄水河套区域。
“陛下谬赞。”
“这活阎王的确是心腹大患,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但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忧!”
“哦?”
“先生有遏制之策?”
燕无双眸子看了过来,有些激动。
陈平点头道,“河西之战,活阎王能一举成功,除了匈奴人大意,没有防备,最大的原因就是闪电战与这河西之地的地形!”
“这河西之地乃是一条长廊,匈奴各个部落在河流旁栖息,大乾骑兵一入河西,便如虎入羊群!”
“但漠北之地却不同!”
陈平指向广袤的漠北地区,眸子深邃的道:“此地与河西不同,地域极其辽阔,水草分布不均,更有左贤王部与匈奴大单于王庭本部互为犄角,相互支援。”
“即便高阳复出,想在此地复刻河西闪电战的奇迹,也难如登天。”
陈平说到这,先是顿了顿,接着手指滑向更北方的戈壁区,一脸自信地道。
“更何况,赫连察经此一败,我已书信一封送去,若大乾真敢大举北伐,匈奴王庭随时可后撤至这片大戈壁深处,此地环境恶劣,补给困难,大乾若敢孤军深入,必成疲敝之师。我燕国再于侧翼施加压力……大乾到时进退两难,不败何待?”
“此乃以空间换时间,以荒芜耗大乾精锐之策,也乃一大阳谋!”
“大乾若出兵,则要横渡沙漠,抵达漠北大戈壁深处,这几乎不可能,但若不出兵,则匈奴可继续南下劫掠,消耗大乾国力!”
“无论活阎王复不复出,其实我燕国与匈奴,都已立于不败之地。”
燕无双闻言,一双龙眸也越来越亮。
他不禁抚掌大笑:“妙!先生之策,当真毒辣!”
“如此一来,无论活阎王复不复出,大乾都将永无宁日,看那大乾女帝如何破局!”
但就在这时。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名内侍手持密信,疾步而入,跪地高声道:“陛下,陈先生,大乾急报!”
燕无双接过密信,迅速浏览。
他脸上的笑容先是凝固,随即化为难以置信的惊愕,最后竟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
“好一个大乾女帝,好一个武曌!”
燕无双将密信递给陈平,道:“先生请看,这大乾女帝野心也太大了,她竟要修皇陵,同时开凿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并且还颁布了算缗告缗,捐纳鬻爵,加征赋税等一系列的政令敛财!”
“这步子迈得,她也不怕勒着了!”
陈平接过密信。
他仔细看去,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
“重修皇陵,这已是颇为耗财的大工程,那就更别说大运河……”
“这虽是千古伟业,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此急切,耗费国力民力,并且还有这些敛财之策,无一不是饮鸩止渴,弊端无穷。”
“武曌并非昏庸之主,她难道不知?”
陈平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缓慢而富有节奏。
“臣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这般急切,这般酷烈,这般不顾一切的搞钱,不像是她的手笔。”
陈平眉头皱起,一股极为不好的预感萦绕在他心头。
他反复看着手中的密奏情报,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却始终抓不住那关键的一点。
如此大的动作,甚至不惜劳民伤财,真是为了修皇陵,建造大运河?
“先生多虑了吧?”
燕无双觉得陈平的反应有些过度了。
他开口道,“我看情报上还有武曌宠幸男子的秘闻,只是没有实证。”
“这武曌说不定是被高阳抛弃,又见我三国与匈奴联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因此心急之下,想靠这等惊天功业来证明自己,稳固帝位罢了!”
“但如此折腾,不出三年,大乾内部必生大乱,此乃天赐良机于我大燕!”
陈平沉吟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将心中那丝疑虑暂时压下。
眼下的情报有限,他确实看不出更深层的东西。
但对于这件事,他也始终保留了一分警惕。
“陛下所言,亦有道理,无论武曌目的为何,她此举确实是在自毁根基,但臣觉得,此事也不可不妨!”
燕无双点点头。
“大乾有那个老银币,是得多加小心,那依先生之见,我们该怎么办?”
陈平断然开口道,“自然是继续执行原定方略,无论武曌目的如何,我大燕加大对匈奴的驰援力度,令我大燕军队抓紧操练,鼓励农耕,积蓄国力,趁此良机大力发展自身,这总归是没错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