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与林正在屋里聊了一会儿。
顺便将山南提拔处级干部的事,郑重的与林正重新提了一遍。
林正的态度也十分的爽快,说,“你们山南的干部早该动了。不过是郭学才为了他的一己私利一直压着不给过。我这两天就让组织部下文,该升的升,该动的动。”
李霖特意问道,“杨萍是在本县调整,还是调到市里?”
林正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拍板说,“这个杨萍我知道,省交通厅杨厅长的侄女...既然是这样,就让她去市交通局,你看怎样?这样一来她可以依靠和杨厅长的关系,为我们市里争取不少项目。”
这才叫人尽其才!
李霖笑着说道,“林书记,你别说,你这个想法,很实际,对我们平阳很有利!”
林正笑着点点头说,“这也不是我们平阳独创的,其他地区都有先例,领导的亲戚就安排到领导对口的系统,便于地方打亲情牌,有利于沟通。”
“这倒不假。”李霖笑着点头,“有杨萍这层关系,相信咱们平阳能够享受到省厅的特殊照顾。”
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也叫两全其美。但郭学才这傻子就是一直不明白,也可能不是他不明白,而是他利己思想作祟,将干部提拔作为等价交换的筹码,捞不到好处就坚决不干。错的人用到错的地方,对的人弃之不理,简直是匪夷所思,平阳在他治理下不乱套才怪!
他下台的很好,下台的很及时,再让他领导几年,平阳就不是乱套那么简单,恐怕要散架!
有了林正的答复,李霖心里有底。
回去见到陈思远他们,就可以向他们传达这个好消息,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
林正本来要请李霖出去随便吃点。
李霖没去,说是家里有老人等着,好几天没回去了,回去看看。
林正夸李霖有孝心,笑着送他出了办公室,目送他下楼。
李霖走后林正和杨万全的表情很像,都是摇头一笑,目光复杂...
回到山南已经是七点多钟。
因为提前没有给李蓉说,所以李蓉已经吃过晚饭,坐在阳台上的摇椅撸猫,看书。
听到门响,她这才下意识问一句“谁呀”,紧跟着起身向门口走去查看。
走到半道她才反应过来,谁会有家里的钥匙?除了是李霖回来了还能是谁呀。
搬来政府后院这段时间,确实是清净了不少,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各级干部前来送礼,李蓉省了不少口舌,省了不少心。
但也不是完全没人上门,就比如陈思远、袁梦、韩副县长...这些县委县政府的高层,还是会隔几天上门,打着汇报的旗号,上门跟李霖闲聊两句。
李蓉懂他们的心思,谁会为了工作跑家里来?无非就是拉近一下关系。不过这些高层就明事理很多,上门很少带东西,要带也是带点水果带点鸡鸭鱼肉,顺便留在家里混顿饭。
记得有次是陈思远还是韩副县长,看李蓉忙碌的样子于心很不忍,当着李霖的面提出要给老人找个保姆。
当时李霖也心动了一下,他不常在家,找个人照顾姑姑确实是件很有必要的事。
但李蓉坚决不同意,还笑着说,“我手脚灵活,不需要人伺候。再说,要是让我天天坐在那里不动,反而要生病的。”
此话一出,也打消了李霖请保姆的想法。
李霖笑着走进了屋,看到走过来的李蓉,笑着说道,“姑,还能有谁,当然是我回来了。”
李蓉说,“哎,人老了脑子不好使,下意识就脱口而出。”
李霖一边站在鞋柜换鞋,一边问道,“吃饭了吗姑?这两天你身体状况还好吧?血压没再高吧?”
李蓉说,“一切正常...就是一个人不知道做点什么好。平时你在家的时候,我按时按点做饭,挺充实的,你不在家,我自己也懒得吃了,有时候就凑合凑合。”
李霖眉头一皱说,“那怎么行?吃饭怎么能凑合呢?哎...怪我考虑不周,下次我再出门,让王主任安排食堂给你送过来。”
李蓉连忙拒绝道,“千万别这么做,让楼上楼下的干部们看到,还以为我这个老太太有多懒呢,吃饭都要人送上楼...再说,县食堂是供应政府职工的,我不是政府职工,不能白吃公家的。”
李霖笑笑说,“你怎么能是白吃公家呢,你是对政府有功之臣,再说了,我们都有饭卡,我饭卡就在王主任那里放着,充了钱吃不完,让家属吃也是合理的。有时候我就见政府职工往家里带饭,这很正常,也是照顾食堂生意嘛。要是大家都不在食堂吃饭,单靠政府补贴食堂,那政府一年要贴进去很多钱的。吃饭花钱,这是市场经济,不是搞腐败,也不是享受特权。”
李蓉想了想,觉得也是,于是点点头说,“也行,那你让王主任把你的饭卡给我送过来,我不想做饭自己下楼买点。反正不能让人单独给我送饭,免得让人说我这个老太太不好伺候,败坏了你的名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