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李恽、李元嘉和李元祥等藩王,他们几人购买兵甲器械的钱,加起来少说也有100万贯。
若是把他们的这笔钱扣下来,还能多赚一笔。
杜荷微笑着说道:“陛下放心,相信诸位藩王知道赢50万贯的人是您,他们明日肯定会把钱送过来。”
“况且他们可是赢了不少钱,即便贴钱也亏不了多少。”
先不说民间的商贾世家,单是那帮朝廷重臣,他们下的注加起来就不下4万贯。
几位藩王赢的钱,即便没有40万贯,少说也有二三十万贯。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
他叮嘱说道:“杜荷,你此行去玉华宫除了为父皇庆祝和讨债外,再跟父皇说一说研制蒸汽机和火车之事,让他老人家多活几年。”
“等蒸汽机和火车做出来,我们一齐乘坐火车西巡!”
他虽未见过火车为何物,但是听杜荷说的有板有眼,他便已经无比期待。
此前御驾亲征高句丽,一路的颠簸和乘坐马车,那种折磨让他苦不堪言。
而火车不仅舒适,而且还能在上面睡觉。
这不就是移动的宫殿么?
加上父亲也把皇位传给他,他现在也没有盼着父亲早死的心,而是希望他老人家长命百岁。
有父皇在背后支持他,处理各种大事也心安一些。
杜荷拱手应道:“好!”
就在两人说话间,来济快步走进来禀报道。
“陛下,韩王,十车厚礼已经准备好,随时都可以出发。”
“薛仁贵将军也率领500禁军在大殿外等候,稍后由薛将军护送韩王去玉华宫。”
听到来济的安排,李承乾和杜荷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侍奉过太上皇的人,考虑问题就是比一般的侍从全面,完全不需要他们多操心。
杜荷朝李承乾说道:“陛下,我先去玉华宫。”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
...
一个半时辰后。
杜荷在薛仁贵和一众禁军的护送下,来到了玉华宫山脚。
玉华宫的守将招待薛仁贵和一众禁军,而杜荷则在内侍的带领下,往最前面的紫薇殿走过去。
盏茶功夫后。
杜荷走到紫薇殿大门口,听到大殿里面传来一阵热闹的交谈声,听起来其乐融融。
特别是李世民的声音,充满了爽朗。
“添新丁就是不一样。”
“就连李世民的笑声,也比平常多了几分欣喜。”
杜荷感慨一番,随后大步走进大殿。
一众皇子、公主和嫔妃看到杜荷走进来,他们齐刷刷地把目光放在杜荷身上,脸上充满了异色。
这位异姓王的权力,可比她们的儿子大得多。
而且他们也从各自的儿子嘴里得知,朝廷后续征战天下,也是杜荷这个百官之首统御。
若是能巴结杜荷,让她们的儿子攻打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那她们后半生就能在封地享福。
杜荷大步走进大殿中间,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参见太上皇,诸位娘娘。”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杜荷,坐下说吧。”
在内侍的指引下,杜荷被带去副首的位置坐下,距离李世民也就几步之遥。
而且在跟前的案几上,还摆放着几碟精致的膳食。
杜荷拱手说道:“恭祝太上皇喜得两位爱子,陛下特命臣带十车厚礼登门,庆祝两位小王爷出生。”
若是百官和万民知道,肯定会为太上皇感到开心。
听到杜荷恭贺的话,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变,看起来不是很自然。
他也没想过到了50岁,还能让爱妃怀上身孕。
想到两个小儿子的年纪,还比不上自己的一帮孙子,他的脸色就有些发烫。
收敛心神后。
李世民皱眉问道:“杜荷,你跟李承乾有心了。”
“李承乾那混小子最近在干什么,为何长安到处都在挖土动工?”
“难不成要大修宅院和宫殿?”
现在朝廷多出一大帮国公和郡公,而这些新贵大多都还没有赏赐府邸,难不成李承乾在派人修建奢华宅院?
想到李承乾那个败家子,李世民就感觉自己的肝脏一阵疼痛。
杜荷解释道:“太上皇,陛下在扩建长安城,准备把长安打造成一座容纳三四百万人的大都城。”
“而且长安108坊,除了权贵住的坊市外,百姓住的坊脏乱差。”
“为了改善百姓居住环境,陛下才下令扩建城池。”
顿了顿。
杜荷接着说道:“参与扩建长安城的人,除了那帮俘虏外,大唐的工匠和百姓每天都能获得工钱,而且还包三餐。”
“百姓不仅没有怨气,干活还十分积极。”
此前大唐百姓服劳役的时候,不仅没有工钱,还要自己带粮食去做饭。
试问谁乐意长久这么做?
可朝廷给干活的人银子,还包一日三餐,百姓们都抢着来干活。
“给工钱?”
“还包三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