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下:当每个孩子年满 4 岁时,便有资格进入专门的幼儿园,开启为期 2 年的学前教育之旅。”
“在这 2 年的学前教育结束后,孩子们长到 6 岁,就可以迈入小学的大门,开始接受长达 5 年的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完成后,孩子们将步入中学阶段,继续接受 5 年的中学教育。”
“当孩子们完成这 12 年的义务教育时,他们的年纪也达到了 16 岁。”
“此时,完成 12 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们面临着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如果他们渴望继续深造,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教育,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全国统一的大学招生考试。”
“只要成功通过这场考试,他们就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探索更精深的知识领域。”
“然而,如果孩子们未能通过大学招生考试,无法进入大学学习,也不必灰心丧气。”
“因为这时还有第二个选择可供他们考虑,那就是进入专业的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技术,为以后从事相关的职业做好准备。”
“职业教育的时间设定为 2 年,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
“未来,芳兰所有的工厂在招募技术工人时,都将要求他们取得相关职业技术专业的毕业证书。”
何雨柱继续说道,“当然,这里所说的职业技术教育时间为 2 年,并不是要求所有孩子都必须上完这 2 年。”
“对于那些在某些特殊领域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够通过相关职业技术考核,就可以提前从学校毕业。”
“因此,关于职业教育这一方面,就需要教育部门和第二产业部的同志们认真研究,探讨如何才能让孩子们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充分发掘出每个人的天赋,避免他们的才华被埋没。”
就在这时,教育部负责人王述达开口问道:“何总长,您的想法我非常赞同,但是我有一点不太明白。”
“义务教育的经费是由政府承担这一点我很清楚,那么职业教育和大学的经费来源又该如何解决呢?”
何雨柱回答道:“的确,职业教育和大学的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支付,但与义务教育不同的是,我们会适当收取一些学费。”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有些家庭条件困难,可能无法承担孩子的学费和学习期间的生活费。”
何雨柱目光坚定地提出建议:“因此,我提议在贫困学生上学期间,由国民银行向他们提供贷款,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进一步解释道:“关于贷款的利息,学生上学期间的部分将由财政全额支付,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学业。”
“而当学生学习结束参加工作后,贷款利息将由学生本人承担。”
“届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收入情况,与国民银行协商合适的还款方式。”
就在这时,财政部尚书李安强面露难色,开口说道:“何总长,您的提议固然很好,但如果由政府承担学生上学期间贷款的利息,这无疑会给财政带来更大的压力啊。”
“我建议要不还是由学生本人承担吧!”李尚书皱着眉头说道。
“李尚书,我理解您的担忧,”何雨柱回应道,“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在我们的管理下,有的家庭却无力承担孩子上学的费用,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工作存在不足之处。”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足够好,那么每一位芳兰人都应该过得很幸福美满,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不用为上学发愁了。”
“我想请大家一定要将这一点牢牢地记在心里。”
何雨柱环顾四周,看着在座的各位官员,语气坚定地说:“炎黄岛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如果我们不能让所有的芳兰人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那么我们将愧对民众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
接着,何雨柱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因此,我提议对于所有基层官员的考核内容,首要的就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更要关注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
何雨柱稍微顿了顿,然后加重语气说道:“这里提到的考核,绝对不是指如果某个地区的老百姓生活水平较高,就会优先提拔该地区的官员。”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要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刻理解这一点。
接着,他继续解释道:“让辖区内的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本来就是当地官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所以,辖区内的百姓生活状况仅仅能说明当地官员是否合格,而绝不能将其视为他们的政绩。”
何雨柱话锋一转,提到了古代的情况:“古代有句俗语叫‘皇权不下乡’,这是由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都非常不便,导致朝廷的权力难以触及到最基层的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