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方孟的出现吸引了全场的注意,谁让他是玉锦城目前最火的人物。
一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瞬间扭转了东卫的学习风气不说,文会首轮第一的名头也非常具有含金量。
在这个崇文的国家,方孟俨然已经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他就是方孟?没想到年龄这么小。”
“听说他父亲是方若臻,那个风国奸臣。”
“祸不及家人,兄台万万不可如此说,方孟年龄这么小,又有如此才华,我想与之父亲必定不同。”
“说的不错,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只是这方孟长得却是一般,不如姜文轩俊美。”
我草。
听到最后一句,方孟差点破防,果真无论是在哪个世界,长得好看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靠啊。
方孟不爽的看了一眼姜文轩,心中愤愤不平。
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
文会还不是得不到第一。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在长相这方面,姜文轩算是大风众人的门面担当,即便是放在六国学子中间,颜值也是数一数二的。
也难怪吃瓜群众能说出这种极为肤浅的话。
换做他,他也会特别注意姜文轩。
废话,美男谁不爱看啊。
怀揣着对姜文轩无边的怨念,所有学子进入了明家祠堂。
明家的大儒又是一番勉励的话之后,便进入了今日的主题。
“圣人有云,学无止境,但是,有时候我们总是会有一种将所有书籍学到终点的感觉,实际上,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就连圣人都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难道我们的学识还能比得上圣人?因此,今日的题目,便是劝导我辈读书人不可懈怠,时刻牢记学海无言,不可骄傲自满,要勤勉克己,谨遵教诲,传承圣人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听到这个题目,方孟心念一动,这不就是为荀子大作《劝学》量身打造的题目?
送到嘴边的肉,他这是不吃也得吃啊。
于是,在周围人诧异的目光中,方孟开始奋笔疾书。
《劝学》的篇幅有点长,所以方孟只选择了当年读书时需要背诵的那几个段落,这几个段落也是其精华所在。
当年为了背诵这几段,他头皮都要抓破了。
一炷香之后,方孟站起身来。
这一次,他无需招呼明家子弟,因为他身边早已站着那位出题的大儒。
此时,这位大儒脸色潮红,一双眼睛就差贴在纸张上面。
完美无瑕的书法,加上这篇令他都要为之倾倒的《劝学》,交相辉映之下,他如此失态也不足为奇。
如获至宝的他双手捧着纸张,看着方孟离去的背影,竟然让他这个见多识广的大儒也不由的露出神往的表情。
天之骄子,概莫如是。
因为方孟此前两次参照,所以见他出现,并未有人觉得奇怪,曹旻随口问道:“如何?”
“第一。”
漂亮。
目送方孟穿过人群消失在视线中,曹旻脸上满是得意的表情。
鲁之行艳羡不已:“若是其他人说出此话,我定会认为他狂妄,唯有方孟,我信他。”
曹旻瞥了一眼曾芳,这老小子算是长记性了,这个时候并未出言嘲讽,不然的话,自己一堆话等着他呢。
既然方孟有此自信,那就说明,这一届文会的第一,很有可能花落大风,这可是一件大事。
不过离去的方孟却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回到马车之上,颜师昭默默的在撸狗。
这只被她养了十几日名叫‘三妹’的小狗,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
原本对小狗就不喜欢的方孟就更看不顺眼了。
他忍不住问道:“你是没有给它食物吗?”
“怎么可能,我天天给它东西吃,只是它好像不喜欢吃,”颜师昭眼中满是怜惜,却从未想过,小狗这般模样,全是拜她所赐。
方孟小声建议道:“你可以试着让它自己找东西吃。”
“不行,”颜师昭断然拒绝道:“它还小,要是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唉。
方孟无奈,他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自己就不应该多嘴。
李若格一双明亮的眼珠子滴溜溜的在方孟和颜师昭身上乱转,最后将视线落在了小狗身上,她忍不住嘿嘿的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
方孟不明所以。
李若格一脸得意洋洋的说道:“我知道你想做什么。”
“哦?”方孟讶然:“就你这脑子,也能知道我在想什么,说说看。”
“你想吃狗肉是不是?”李若格的话顿时引得颜师昭抬起头来,神色不善的看着方孟。
她将小狗抱得更紧了,胸前那略显规模的包子蹭着小狗的脑袋。
见到这一幕,方孟嘴角一抽。
“我说你不要诬陷我,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吃狗肉了?”
对于李若格胡乱的猜测,方孟叫屈道。
李若格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你就是想吃狗肉,不然的话,小狗一瘦下来你就这么急?还不是怕到时候吃狗肉的时候全是骨头,你别骗我,我以前就是这么干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