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学习时的晓阳
魏昌全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态度坚决地说道:“晓阳啊,我再次强调,我从来没有否认和东投集团合作的可能性。但是我得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城关镇的利益。就算靠我们现在自己的情况,一年收入也有几十万吧。红旗书记、孙县长、晓阳,咱们县里一年能有三四十万纯收入的国有企业,也没多少家吧。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孙友福继续劝说道:“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得往未来看。政策放宽之后,个体企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说不定咱们连平安这块市场都守不住。不发展长途业务,联营公司就只能局限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空间极为有限。你想想,别的不说,就东投集团投入十台新客车,不说日本进口客车,就说广州标致,还有北京的尼奥普兰,这些车价格都在六七十万一辆,没有足够的实力根本买不起。和东投集团合作,咱们真的不吃亏。”
魏昌全坚持己见,说道:“孙县长,你没明白我坚持的关键。我拒绝的不是合作,而是股权问题。50%的股权是我们的底线,这关乎城关镇的集体利益,我必须坚守。”
郑红旗敲了敲杯子,转身走到三人跟前,神情严肃地说道:“昌全同志,你觉得那张执照能值一两百万吗?东投集团可是要拿出几百万的真金白银啊。他们的投入和付出是我们比不了的。”
魏昌全不服气地说道:“红旗书记,他们为什么愿意跟我们合作?还不是因为看到了我们的价值。这张执照的价值现在无法估量。”
郑红旗长吁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昌全,你何必这么固执呢?有时候,适当的妥协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要从全县的大局出发,不能只局限于城关镇的小利益。”
魏昌全说道:“不是我固执,是我们城关镇要维护城关镇的利益,我作为城关镇党委书记,必须为全镇群众和中小股东负责嘛,所以我必须这么做。”
这次谈判以失败告终了。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压抑,茶杯里的茶水早已没了热气,残留在杯壁的水渍像是无声的叹息。魏昌全依旧腰杆笔直地坐在那里,眼神坚定得近乎执拗,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城关镇在未来合作公司中必须占有50%的股权比例。他的这份坚持,如同横亘在双方之间的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让所有试图推进合作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不仅如此,孙友福近日通过一些私下且可靠的渠道了解到,魏昌全已经悄然给城关镇的不少干部都打过招呼。在那些看似平常的交谈中,他巧妙地传达出一层深意: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好城关镇的集体利益。一时间,城关镇的干部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在这场股权谈判的博弈中,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对抗平安县委。
待魏昌全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会议室后,郑红旗重重地靠向椅背,脸上满是无奈与疲惫。他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说道:“真没想到会是这样。当初安排他到基层锻炼,本想着能让他接接地气,不要脱离了群众,可谁知道他的思想如此顽固不化,目光短浅到只看得见眼前那点蝇头小利,完全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样下去可不行。
郑红旗一手端着那早已凉透的茶杯,一手夹着香烟,袅袅烟雾模糊了他的面容。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索了良久,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拿起电话拨通了齐永林的号码。电话接通后,郑红旗看着晓阳和友福做了一个不要说话的手势,将今日劝说魏昌全的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齐永林,言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恳切。末了,他略带尴尬地厚着脸皮问道:“齐市长,您看在目前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再通融通融,把股权比例稍微调整一些,调到45%呢?”
齐永林在电话那头听完,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红旗啊,我给你说了小魏的情况,你开始还不信。就魏昌全这个同志的表现来看,我估计他有八成的可能已经和龙腾公司暗中勾结在一起了。现在,我再给你透露两个重要消息。第一个消息,我专门给何书记的秘书周登岳处长打了电话,周处长非常重视,亲自过问了这件事。之后给我回电说,这次新上任的交通厅厅长周先雄已经明确表态,上级马上就要放开客运经营的政策了。所以啊,郑红旗,在这种大环境下,40%的股权比例我都没法给你。你要知道,我是东投集团的董事长,必须要全方位地考虑东投集团的利益,要对集团的全体员工和市委负责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