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老夫身为朝廷的首辅,又是先帝的托孤大臣,此次造成如此的局面,我难辞其咎,更何况皇上现在还在皇宫,我岂能弃皇上于不顾,就算是死,老夫也要青史留名,走…,进宫”。说到底方孝儒对待朝廷那是忠心耿耿,对待当今皇上既有君臣之意,也有师生之情。
而皇宫里面,此刻的朱允文却依旧待在金銮殿内,看着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龙椅,朱允文流下了眼泪,可是已经无能为力,宫中的所有太监宫女早就已经跑的跑,走的走,至于锦衣卫和侍卫们也早早地放下了武器,宫中所有的大门都已向北平大军敞开,此刻只有齐泰和贴身太监王忠跟随着他。
看着偌大的皇宫,朱允文没有说一句话,在流下几滴眼泪之后,朱允文却大笑了起来:“真是没想到,自朕登基以来,只有今天才让人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平静,难道这就是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的东西吗?”。
听到这句话,齐泰和王忠纷纷跪下来,他们眼含着泪口中大喊道:“皇上…”。那是一种兴奋和无奈,也是一种国破山河的悲壮
可就在朱允文丝毫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之时,方孝儒却匆忙的赶了过来,再看到自己老师的那一刻,朱允文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跪倒在地。
“老师…,朕对不起你,当年如果真听你的话的话,不会造成今天这个局,朕无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此时方孝儒眼神坚定,一把便抓住朱允文的手,将他拽到了龙椅之上,并且大声的说道:“皇上…,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太祖皇帝亲传的皇太孙,真正的大明天子,所谓名正言顺,今天皇上您就坐在这龙椅之上,朱棣他要胆敢弑君,必定会招来天下人的谴责”。
“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书生误国呀!”。
此刻一名忠心的太监又再次慌张的跑了进来“皇上大事不好了,燕王的大军已经快赶到皇城了,请皇上速速离开呀”。
此刻朱允文已然没了活下去的理由,甚至已经想好了殉国,再次闭上了眼睛。
“朕不走,今天朕要与这座宫殿存亡”。
“宣布洪武皇帝遗诏…,”。此时一直在旁边闷不吭声的太监王忠突然之间站起来,向着众人大喊了一声,而众人的目光也全部看向了他。
“皇上…,洪武皇帝有遗诏,请速随我来”。说完,王忠便急匆匆的向龙椅旁跑去,而龙椅屏风旁挂着的是一张巨大的朱元璋画像,众人看了半天都没有看出来这是什么,此时王忠一脚踩碎了地下的地砖,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这张巨大画像的手指方向指的正是这个方向,当王忠取出里面的东西时,正是朱元璋死前留给朱允文的东西,还有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一旦皇宫有所不测,朱允文可照此路线逃走,同时信上还具体写到了怎么做,可保全性命以及一张秘密的地图。
朱允文接过地图之后,发现这条道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而且信上还重点强调,要让他剃光所有的头发,穿上袈裟服,不可耽误一点的时间。
刚看到这是他皇爷爷留给他的遗诏之时,朱允文感慨万千,没想到朱元璋生前生怕会有此劫难,特意令人留下了这秘密的通道,众人不敢耽搁,尤其是方孝儒,他当然知道,只要是朱允文还活着,那么朱棣就坐实了造反的事实,日后朱允文东山再起必定会群起而复之,到那个时候,复国将有望。
他立即叫王忠为皇上剃掉所有的头发,换上袈裟,脱掉龙袍,从秘密通道离开。
此刻朱允文已然也没了什么办法,他默默的再次闭上了眼睛,王忠则立刻拿起剪刀为他剃光了所有的头发,换上了袈裟,带着他便要从秘密通道离开,这秘密通道的第1道就是龙椅身后的一处机关。
“真没想到皇爷爷竟然会留此暗道”。
“看来先帝这是在帮我们呀!皇上快走”。
可是就当所有人打算离开之时,方孝孺却跪在了地上,并且哭着对朱允文说道:“皇上臣不能够走啊,臣身为先帝的托孤大臣,又是当朝首辅,必须要留下来,对付朱棣,就算是死,老臣也要痛骂这个乱臣贼子”。
“什么?老师要留下来,老师与朕几十年的师生之情,而且如果当时不是老师的话,朕也不会犯下如此大的错,其实一切都是因为朕,老师这是何必呢?”。
“皇上…,老臣已经做好了决定,请皇上不要再停留,赶快逃走吧,只要皇上在,朱棣就永远都是一个乱臣贼子,另外老臣留下来,也是为皇上拖延时间,快走吧”。
“老师…”。说完,王忠、齐泰以及两名贴身的护卫便拉着朱宇文从通道离开了,离开之时,朱允文含着泪,口中一直在喊着:“老师保重…,老师保重呀…”。看着朱允文的身影离开了自己的视线,方孝儒也是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泪,纵然他心中有万般不舍,可是为了大局,他也只能选择慷慨赴死,他当然知道自己留下来的下场,可是他毅然决然还是选择留了下来,说到底他一切都是为了朱允文,在想好这一切之后,方孝儒擦干了眼泪,整理好了衣服,便大踏步的打开了金銮殿的大门,等待着朱棣的到来。
喜欢浪侠一笑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浪侠一笑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