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连徐芝芝都吃了五个饼子,撑得肚皮都圆了,连忙下了桌站站。每个人都吃的无比满足,因为是一整只鸡,一顿是不完的,剩下的留在锅里等晚上吃,反正冬天放不坏。
下午有习俗是要去祭祀,姜寻提着装有纸钱香黄酒和一块猪肉的篮子,和徐子盛去了徐家的墓地,正巧碰上大哥一家都在。祭祀的一个规矩是不能喧闹,因此虽然人来得多,但是大家都只是安静地点香、烧纸,默默地进行着祭拜,旁的并没有多言。
祭祀完,徐子进让他们晚上去大伯家里吃饭。按照往年,虽然是一家人,但他们都是各过各的,免得看到徐子盛就闹心,今年想必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了,徐子盛便同意了。回到家把东西放下,一家人就去大伯家聚了。
当然,徐子盛也不是空手去的,他和姜寻带了好些礼物去。
大伯娘一看见他拿这么多东西来,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来吃个饭,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大伯娘收着吧,没什么能送的,给大伯和大哥带了一瓶黄酒。”
徐大伯刚出门,看到他拿了一瓶黄酒出来,忙用双手接着,“哎呀,还是子盛有心,知道我就好这一口!”
除此之外,还带了糕点、苹果和一件女孩儿的小棉袄。
“丫丫你看,你三叔和三叔夫还给你买了小棉袄呢!”周氏抱着丫丫到姜寻面前。
姜寻拿出小棉袄,“也不知道丫丫的尺寸,这个颜色好不好看,喜不喜欢?”
丫丫也不说话,笑着点点头,周氏道,“丫丫现在有点腼腆了,这个桃色很是好看,大小也差不多,你们买这么好的衣裳做什么,小孩子长得快,明年就穿不上了。”
姜寻笑着道,“我在镇上看到这小棉袄,就觉得丫丫穿上一定很可爱,明年穿不上了,就叫你三叔给你买新的好不好?”姜寻忍不住摸了摸丫丫的小脸蛋。
丫丫笑着往周氏怀里躲。
“有心了,我这就去屋里给她穿上试试,你们也进来坐。”
“好嘞。”
不多时,丫丫就换上了新棉袄,小孩子皮肤白,桃色就显得她更加玉雪可爱了。
姜寻忍不住朝他招手,“丫丫,让我抱抱可以吗?”
丫丫刚才有些认生,接触了一会儿就不怕人了,噔噔噔就跑到姜寻怀里去了,在火塘边烤火。
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聊天边烤火,姜寻本来说要去厨房帮忙,周氏说晚上的饭菜早就是收拾好了的,实在没什么忙可帮,他这才放心地逗着丫丫玩儿。
徐子盛也没闲着,不过他是嘴巴没闲着,大伯母拿了橘子出来,他就坐着边烤火边剥橘子吃,时不时还给姜寻和丫丫剥好了递到嘴边,贴心得很。
大伯问他摆摊的事情,他便一一答了,得知他每日天不亮就往镇上赶,回来还要收拾佐料,坚持了好些日子,对于他这么大的变化惊讶不已。难怪能赚到钱呢,不仅胆子大,还不怕累,每天跟个水车一样,不带停的。
冬日里的猎物确实不多,徐子进入冬了就很少上山了,不过冬日里修房子的多,他便时不时地四处接活,日子倒也过得不算太差。
说起修房子,徐子盛倒是有许多问题问了大伯和大哥,比如怎么买宅基地,材料怎么弄,谁家烧的瓦好……他好提前做做功课。
这一聊就聊到了傍晚,该吃年夜饭了。
大伯娘婆媳俩做了一大桌子菜,红烧肉、玉米鸡汤、蒜台炒肉丝、红烧排骨、韭菜鸡蛋、炸肉丸子……
从大伯开始,每人说一句祝福的话,前面都很正常,大人都说了些新年展望,丫丫坐在姜寻对面,到了她,周氏在她耳边教了一下,丫丫有样学样,一字一句都吐露得很清楚。
“祝爷爷奶奶二伯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爹娘财源滚滚、祝小叔叔学业进步,祝三叔三叔夫永结同心早生贵子!”
“说得好!”话音刚落,大家都拍手鼓掌,热闹至极。
徐子盛听到这话冷不丁呛了口茶水,他擦了擦嘴,心道这孩子啥都说啊。
姜寻面颊微微发烫,只能端起茶水,佯装镇定。好在很快过去了这个环节,大家纷纷开始动筷子。
回去的时候雪已经停了,四人一路慢慢走回家,倒也不觉得很冷。
他们这里有守岁的习俗,不过并不是通宵地守,只到子时便可休息了。
反正时候还早,一家人琢磨着包包子好了,说干就干,和面的和面,理葱的理葱,剁馅儿的剁馅儿。姜寻倒了不少面粉,这次决定多做点儿,也好什么时候想吃,蒸一下就行了。夜里天已经完全黑了,但家里仍然点着蜡烛,照得屋子暖黄。
等包子蒸好了全家人都洗过澡,离子时也不远了。
子时刚到,村里就陆陆续续传来爆竹的爆破声,徐子盛也点上自家的爆竹,姜寻站在他身边。
徐子盛望着天上的月亮,不太圆,但很亮,他牵起姜寻的手,姜寻亦转头看着他,在一阵阵爆破声里,他靠近姜寻的耳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