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安乐和厉丰北从胡同里出来后。
还是按照原先的路,走回到巷子里,然后继续三拐两拐的原路出去。
最后离开黑市的拐角时。
乔安乐跟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中年妇人擦肩而过。
一瞬间。
她听到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吵吵嚷嚷,络绎不绝。
声音是从中年妇人的身上传出来的。
乔安乐的耳朵动了动,一下子停下了脚步。
她的目光看向了中年妇人手里的竹篮子。
中年妇人见状,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朝着乔安乐招呼着。
“小媳妇,你过来看看。都是我们自家养的,价格也便宜。”
随着盖在竹篮子上的毛巾被掀开,叽叽喳喳的声音瞬间变大了。
竹篮子里的东西,是一群毛茸茸的小鸡仔。
小鸡仔大概是破壳四五天的模样,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淡淡的黄色。
但是生命力相当旺盛,在竹篮子里挤来挤去,不停转着圈。
小鸡仔挤着小鸡仔,一眼扫过去,大约十几只的样子。
中年妇人说道,“都是家里的老母鸡孵出来的。养在家里也费粮食,才想拿出来卖了。真的不贵,你挑几只回去吧?”
乔安乐是心动的。
因为她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如果家里养了鸡,那么养大后就能生蛋。
她在灵宝空间里的鸡蛋,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放进家里的小厨房。
不用偷偷摸摸的塞给三个崽崽吃。
还可以给厉丰北做香喷喷,滑嫩嫩的鸡蛋羹。
乔安乐开口道,“这些小鸡仔我都要了,还有你的竹篮子,我也一起买走,大婶,多少钱,你说个数吧。”
中年妇人吃了一斤,显然没想到乔安乐会这么豪气,竟然一口气全都要了。
她喜出望外,慌里慌张的说道。
“能不能给粮票?我家老头子牙不好,吃不了窝窝头,我出来也是想换一点粮票,回头能买了米给他煮粥吃。只要……两斤粮票就够了,竹篮子不要钱,算是我送的。”
乔安乐听了后,转身跟厉丰北拿了两斤粮票,递给了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干枯的双手接过粮票,不停跟乔安乐说着谢谢,把票子小心翼翼的揣进了怀里,当宝贝一样的捂着。
乔安乐伸手摸了摸那些小鸡仔,手感毛茸茸的。
她对厉丰北说道,“等这些小家伙长大了,我们就能在家里吃鸡蛋羹了。”
厉丰北点头,“好,以后每天都吃。”
两人相视一笑。
紧接着去供销合作社买自行车。
……
每个小山村的村口,总是有一棵大树。
树下少不了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扯谈的人。
从早晨到傍晚,从唠嗑的女人,换成了休息喝茶的男人。
就这样寻常的日子。
却发生一件寻常的事情。
咕噜噜,咕噜噜。
好像是什么东西碾着石子路的声音。
一开始还引起人注意。
但是不一会儿后,却引得周围人瞪大了眼睛。
“孙老汉,你瞅见了没?刚才是什么东西,怎么咕噜咕噜转着圈,就那么过去了?”
“是自行车!一定就是自行车!看那两个大大的轮子,我在县城里见过,自行车就长这样的。”
“原来这个就是你们说的自行车?我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头一次见!看着也不大啊,人怎么能坐上面?好像……坐了两个人?”
“刚才过去的是厉队长吧!厉队长果然了不起,都成了我们村子里第一个有自行车的人了!”
“你们说的那个自行车,一定很贵吧?那玩意要多少钱?”
“多少钱?恐怕卖了你这个老骨头,再加上卖了你女儿,都不够买一辆自行车的。”
“我的天啊,看着也只是几个车轱辘, 怎么那么贵?!……”
男人们的议论声,一句接着一句,越来越热闹。
觉得眼前的新奇玩意儿,实在有趣极了。
那么多双眼睛,眼巴巴的看着厉丰北骑着自行车,载着乔安乐,身影越来越远,直到完全消失不见。
都舍不得眨一下眼睛。
甚至有人小跑着追过去,就只为了多看几眼。
众人说话的声音嘈杂,不少人嚷嚷着改明儿去厉队长家,想要好好看看那自行车。
其中有个人,却喃喃了一句。
“厉队长的媳妇就是好命,嫁了这么一个厉害的男人啊,我闺女不知有没有这个福气咯。”
多少羡慕夹杂在其中。
……
话说另一头。
经过一路的漫长山路骑行,厉丰北和乔安乐总算是回到了他们的小家。
出去一趟。
回来才觉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两人默契的分开行动。
厉丰北将买来的东西拎进屋内,然后一头扎进了小厨房,开始忙活晚餐。
乔安乐则换了一身随意一点的衣服出门。
她去接三个小崽崽了。
这时,已经比她往常接孩子的时间迟了一个小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