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高卢鸡,法棍,光速投降,等等一系列的梗层出不穷。
这源自于英国人对法国人的调侃。
而二战初期,法国政府光速投降,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说好的世界第一陆军呢?
就这!
倒是不怎么出名的法国海军,扛起了法国人最后的尊严。
很多的游戏,喜欢把法国海军划分为两个阵营。
一个维希法国(在法国本土南部),一个自由法国(在英国)。
与之对应的一个海军旗舰黎塞留号战列舰,一个海军旗舰让巴尔号战列舰。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法国海军一直代表的是旧时代的法国。
旗舰始终是以黎塞留号战列舰为主。
他们的领地则是非洲的各个殖民地。
确切的说,二战法国其实有4股力量。
一个是本土与德国合作的维希法国。
一个是在英国,以戴高乐为首的自由法国。
一个在北非浑水摸鱼的殖民政府。
最后一个是严守中立的,同时和英国人硬刚的西非殖民政府,也可以叫它战斗法国。
其中英国人在1939年到1940年期间,先后对法国在北非和西非的军港发动袭击。
这彻底惹毛了法国人。
尤其是第二次达喀尔海战前夕,戴高乐两次劝降。
法国海军以黎塞留号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连保持中立都不行了。
最终黎塞留号战列舰被英国人击伤,瘫痪在港口。
戴高乐也不靠谱。
殖民政府无力承担修复两艘战列舰,只能拆除一部分一个半完工状态的让巴尔号战列舰的材料,然后去修复黎塞留战列舰。
这不是中立,只是单纯的被打废了。
现在,盟军有意开辟北非战场的西部战线。
这样,北非殖民政府的态度就很微妙了。
时间到了1942年,航空母舰大行其道,证明了她才是海洋王者。
战列舰的威风早已不在,反而成了累赘。
法国殖民政府都是分散经营的,根本无力承担这种大型军舰的后勤工作。
但是有一部分法国人坚持要恢复法兰西的荣耀。
那这个荣耀是要花钱的。
比如卖掉一部分军舰,来修补黎塞留号战列舰,来改造贝亚恩号航母。
你看,战列舰有了,最强最新的,虽然火炮是380口径。
航空母舰也有了2.5万吨的贝亚恩,预计改一改可以达到3万多吨。
这样一来,加上法国海外殖民地还保留有几艘远洋军舰,一下子就可以打造新时代的海军。
当然,这一系列的前提,是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买他们的军舰。
而出售这条军舰的名字,就是让巴尔号战列舰。
战列舰的价格,其实基本上公开透明的那种。
统一按二战美元计算,基本上造价都在6000万到8000万美元左右。
问题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
这就好比汽车。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20万的汽车是固定资产,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而富人家庭可能30万的汽车只是代步工具,等于一双鞋子。
2艘黎塞留级战列舰和一条航母,已经是法国的最后家当了。
现在两条军舰一条没完工,一条受损。
他们的选择自然是要止损。
至于选择出售让巴尔的原因很简单,这船的动力系统都没有完全到位,主炮更加只有一半。
此前都是依靠驳船慢慢拖着到港口的。
而黎塞留是完工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五的,并且经历过实战考验的。
还有一个原因,这是他们的旗舰,这个当然不能卖。
就是这个价格,还需要协商。
...
西非,卡萨布兰卡军港。
第二舰队的参谋团协同美国代表,英国代表,自由法国代表,维代表法国,法国总督,法国海军司令等等一大票的人共同协商。
法国舰队的归属问题。
维希法国的舰队也十分强大,大部分轻重巡洋舰,旧式战列舰,最新的两艘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都在它手里。
他们自然希望两艘黎塞留级战列舰回归本土。
这个英国人必须反对。
那不等于直接和英国人作战吗?
中立,那是不可能存在真正的中立。
就算是欧洲的中立国,其实也是偏向于德国的。
但现在,有识之士都知道,随着美国加入盟军,德国人的进攻气势已经没有了。
剩下的只需要消耗时间,盟军胜利是必然的。
大部分法国人膈应英国人,但并不排斥美国人。
初步决定是让美国人买下黎塞留号战列舰,中国人买下让巴尔号战列舰。
并且承诺不会用于对法国本土或许非洲殖民地作战。
细节上,对于让巴尔级战列舰的售价的谈判就纠结万分。
陈平汇报:“长官,法国人开出的是4000万美元。”
王默言吃惊:“四千万?不行不行。让巴尔号没有完善的动力系统,等于没有腿。这还能做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