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李牧这家伙还是挺厉害的。】
【光武帝刘秀:他居然这么早就出场了?】
【隋文帝杨坚:也不早了,嬴子楚都当上秦王了。】
【唐太宗李世民:有点可惜,若是李牧能赶上和白起的对决就好了。】
【唐高祖李渊:这个问题还得怪嬴稷啊,白起若是晚死几年,这两大名将还真就能对上了。】
历朝皇帝心中都有些惋惜。
战国四大名将,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对决记录。
最接近能正面对决的无疑是长平之战。
但结果是王龁对廉颇,白起对赵括。
从确保胜利的角度来说,秦国和嬴稷没啥毛病。
只是对于后人而言,这种巅峰对决没有上演,还是少了很多谈资。
画面中,李牧带着麾下的数百骑兵离开了高阙塞,火速赶赴前线。
一支支赵国边骑从各处郡县中朝河北平原疾驰,汇聚到了鄗城。
赵国副将乐乘兴奋地对着主将廉颇道:
“大将军,八万将士已经就位了。”
廉颇嗯了一声,淡淡地开口道:
“燕国人呢?”
乐乘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沉凝,道:
“栗腹已经攻破了大赵七座城池,正在朝我们的方向逼近。”
“他还让卿秦率领一支偏师进攻代郡。”
廉颇呵呵一笑,悠然道:
“燕军原本数量上就占据优势,若是栗腹直接集合主力来攻,老夫还有些担心。”
“可现在他竟然敢分兵?也太不把老夫当回事了。”
“立刻集合全部军队,北上迎战!”
乐乘有些担心地开口道:
“末将担心我们战斗力不足。”
长平之战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整整四十五万人的损失并没有被弥补回来。
如今赵国的军队显然远远没办法和当年相提并论。
反之,燕国自从骑劫失败后有整整三十年没有参与到中原战事,无论是兵源还是装备都非常充足。
即便像乐乘这样身经百战的大将,对赵国的未来也比较悲观。
廉颇瞪了一眼乐乘,抬高了声调。
“这一战关系着大赵生死存亡,我们怎么能怯懦畏战?!”
“白起已死,这天下根本不可能有人是我们大赵的对手。”
“拿出你的勇气来,乐乘!”
乐乘闻言不觉羞愧,大声道:
“喏!”
鄗城东北,五十里外。
十万燕军正浩浩荡荡地南下。
栗腹看着面前遍布绿色的河北平原,心中带着几分得意,对周围的部下们开口:
“从今往后,这里就是大燕和各位的土地了!”
燕国将军们脸上也都露出贪婪的表情。
河北平原的绝大部分精华之地都被赵国占据,燕国所拥有的只不过是蓟都附近的一小片地方,算起来都不到两成。
若能攻克中山、邯郸,整个河北平原都将是燕国囊中之物!
一名燕国将军笑道:
“赵国长平之败,犹如当年齐国济西之败。这一次大燕精锐南下,邯郸必破了!”
又有一名将军讨好地对着栗腹开口道:
“大人此战功成,将来应该就是邯郸君了。”
邯郸君……
一想到那座历史悠久的大城即将成为自己的封地,栗腹嘴角不由高高翘起,哈哈大笑。
他大手一挥,豪情满怀。
“南下!”
燕军继续南下大约二十里地,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情报。
“大人,南边出现大批赵军,数量至少在七八万,应该是赵国主力!”
“什么?”栗腹不惊反喜,呵呵笑着开口:
“廉颇果然是老糊涂了,竟然还敢出战?”
“也好,若他守城的话,老夫还得头疼呢。”
“趁他们出城野战,此次便可一举歼灭!”
很快,两支军队在鄗城北部的平原上各自展开阵型。
廉颇注视着对面密密麻麻的燕军,表情冷峻。
栗腹并不是那种不知兵之人,恰恰相反,水平很高。
燕军阵容齐整,装备精良,单单是用肉眼看去,都能让人感受到冲天杀气扑面而来。
廉颇再将视线转回身边。
赵国士兵们固然也是众志成城,但其中能看到许多十来岁刚刚上战场的少年,以及不少两鬓斑白的老兵。
乐乘策马于廉颇身边,声音都有些颤抖。
“大将军,我们真的能赢吗?”
廉颇深吸一口气,对着周围所有人平静开口。
“诸位,此战若败,大赵就此灭亡。”
“你们甘心吗?”
沉默数秒之后,有人回答。
“不甘心。”
廉颇提高了声调。
“大点声!”
众人纷纷开口。
“不甘心!”
廉颇点了点头,淡淡道:
“老夫也不甘心。”
“燕国只不过是北方蕞尔小国,如今却欺负到了我们头上来。”
“凭什么?”
“秦国人杀了我们四十五万人,燕国人也想要杀我们四十万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