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才刚开始,淘汰掉一批水平有限的人很正常。
第一局以“荷花”为题,淘汰了不少人,也有不少好诗,伏七杀看出部分诗句化用最多的就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
那男参戏是读过书的,笑道:“看来大皇子的诗句之有名,竟引得许多人争相借鉴。”
伏七杀眉头一皱。
郑麟抄录的诗句,向来都将朝代作者连同译文注释直接写在旁边,这两首诗与那大皇子八杆子打不着,分明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小池》。
第二局以“山水”为题,作诗者争奇斗艳各展神通,最出名的,却是大皇子当年游历琅秀山瀑布时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伏七杀觉得这大皇子李淮瑞是个奇葩。
他找到酒馆小二,询问有没有这人的诗集。
“大皇子满腹诗书,据说诗成之时文气通天,有仙鹤齐鸣,天空之上文曲星闪耀夺目,世间文墨纸笔齐齐低鸣似有伏首庆贺之意,如此仙气缥缈的诗,不编纂成册岂不可惜,不贵,一本五十文,客官买一份看看?”
“是全有都,一首不落吗?”伏七杀问。
小二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客官,这诗集是丞相之子带领一众文人收集编纂的,全皇城我们一家独售,内容最全最新,纸质最好,装订美观,油墨清香,您看,那些大人都选我们酒楼举办诗会,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来一本。”吹得这么狠,也不怕闪了腰。
银货两讫,伏七杀拿到那本厚度三四十页的诗集翻了翻。
这些诗大部分是五律七绝,还净捡着比较简单,朗朗上口的诗句写,没有注释,没有朝代,译文上将一些山水地名全换成了这边有名的地方,不再是郑麟那个世界的风物。
他想起自己背下的《蜀道难》,一时不知是谁更难。
无论如何,借着这些诗句,大皇子李淮瑞在一众文人心中的地位可是不低。
这些文人有些是官员,有些是教书育人的学究,有些是官宦人家子弟,有些是商贾人家的儿女,还有些白衣若日后考得功名,或多或少都会与李淮瑞手下,甚至是其本人打交道。
偷梁换柱潜移默化先入为主的手段,李淮瑞用得真好。
前有密罗宗圣子,后有李淮瑞,两者之间必有关联,也不知这两人都是麟哥同乡,还是……
郑麟不许四人将这件事张扬出去,伏七杀收起诗集,抬头看向高台。
此时诗会已经过去四轮,这一轮的主题是“雪”,正合眼下入冬的情形。台上的男参戏还等比赛的诗人写诗,苦苦思索暖场的话语,忽然听到有人说话。
“在下不才,也想试试自己文笔斤两。”
举手的青年就站在人群中央,容貌俊美,身形修长,鹤立鸡群亮眼无比,男参戏擦擦眼,有些疑惑方才自己怎么漏看了这么出众的人物。
对方身穿武夫才穿的劲装剑袖,与一众宽袍大袖的文人大不相同。
“你?一副武夫打扮,会写诗吗?”人群中有人看到他背影,还以为就是个凑热闹的江湖侠客,出声询问。
一人质疑,有些喜欢看热闹的也跟着附和起来。
这诗会是丞相之子傅兴怀牵的头,对方就在二楼最好的看台边上看戏,男参戏乐得有人帮忙暖场子,却也不敢擅自做主,急忙去请示对方。
“诗会本来就是让文人墨客展现自己学识的地方,自然是可以。”一连几场未得好诗,傅兴怀意兴阑珊地坐在主座,呷一口茶,挥动折扇让人给新来的学子安排书案,抬眼看到对方模样,一时惊艳不已。
他不由得坐直身体,想看对方到底能不能写出如其容貌般令人惊艳的诗句来。
伏七杀不理会那些落在身上的目光,站在案前思索片刻,蘸墨提笔沉腕。
第一笔,稳稳落在那素白的宣纸上。
众人看那青年双目专注,笔走龙蛇,也被对方的认真所感染,下意识放轻呼吸,生怕惊扰对方文思泉涌。
写作讲究静心凝神,情绪收敛。
伏七杀一旦下笔,便再也听不见周遭嘈杂的声音,似乎全部精气神都融进笔墨里,化作一方天地意象,这也是郑麟长久以来对他训练的结果。
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琴棋书画最能修身养性,从中感受万法神髓。
伏七杀未能达到书法大家天人合一的境界,目前略有小成,笔锋似刀,苍劲冷冽,望之隐约能觉察到一股意境。
待到写下最后一个字,他抬手起笔,对男参戏点点头。
原本在他身边的两位书生看到这后来者居然先他们一步停笔,不由得有些慌乱,左边白衣书生咬咬牙写了几个字,右边青衣布巾的书生瞄了一眼对手,也选择停笔。
“没想到三位公子已经写好了!让我们一同品鉴。”
三名样貌娇俏可人的侍女莲步款款上台,将三幅卷轴分别悬在三人身边的架子上。
“齐云书院的童雯公子,写的诗真是不错,尤其这一句‘点作白梨花’点字妙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