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与荣王,很快动身前往潞城,随着二人的离开,京城中关于宁王的议论也逐渐小了下来。上折子弹劾宁王,弹劾昌平侯府,弹劾林家的逐渐消停了下来。宁王的母妃,林妃也是四妃之一,林家,是宁王的外家。
约是有四五日光景,宁王的事,便无人再提,大家好像都在等秦王和荣王的消息。宁王一家仍然被禁足在宁王府,无诏不得出。兰芝偶尔也会在京城的铺子里,订些糕点、吃食,然后直接由铺子安排人送到宁王府。宁王府应该也不缺这些,到底也是做弟弟的一点心意。兰芝还是很谨慎的,只是派人去铺子订吃食,其他的均由铺子负责。
成王伤势痊愈,陆续的开始处理公事。倒也没有太过要紧的公事,眼下最要命的,自然是宁王的事。
等啊等,盼啊盼,从夏末一直等到深秋,秦王与荣王才风尘仆仆的从潞城回京。宁王府这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兰芝不知道,可兰芝也知道,整个朝堂都是低气压,之前还会有人多人家来成王府下帖子,赏花、雅集、马球、小聚、乔迁、满月、婚礼等等等等,数都数不过来,这么说吧,成王府基本每日都能接到帖子。可自从宁王的事之后,三五天才能收到一份帖子,还基本都是冠礼、寿宴、满月、丧仪这样的事情,便是婚事,也是少的。兰芝私底下去信问过舒家,舒家基本也是如此,除非必要,很少有人家敢在这个时候大搞庆祝。
秦王与荣王回京,带回来的,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经查,宁王招兵买马,人数并不算多,只有百余人,不足千人,却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潞城守军,也掌握在宁王手里,守军只听宁王号令。
经查,宁王私铸兵刃,宁王府有间屋子,专门存放各种兵刃,秦王和荣王也找到了不少半成品的刀剑斧戟和大量的弓弩、箭镞。
经查,宁王广屯粮食,潞城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铺,均在宁王及其家眷名下。
经查,宁王强令城中富商募捐,以充军费。
经查,宁王府中有大量书信,其中不乏有与林家和昌平侯府的书信往来,书信中多少都有提及,希望林家与昌平侯府多多笼络朝臣的意思。
但也不完全是坏消息。
又经查,宁王世子放印子钱,宁王世子强抢民女,纯属子虚乌有,放印子钱也好,强抢民女也好,实乃潞城首富之子,潞城首富之子也不过十余岁,与宁王世子,关系极好,潞城首富之子没少打着宁王世子的名义为非作歹,宁王世子起先并不知情,知情后,便与潞城首富之子割袍断义。
兰芝没看错,宁王世子,是个好孩子。可宁王那边,可就很不乐观了。
怎么说呢,幸好发觉得早,若再过上三五年,宁王百余人的队伍,便可成万人之师,潞城的粮铺也能全归宁王名下。
圣上雷霆震怒,宁王多次求见的条陈,都被打了回来。林妃整日哭哭啼啼,连着几日跪求圣上,圣上都避而不见。
朝臣们又开始磨刀霍霍,参宁王、林家和昌平侯府的折子,如雪花般往圣上处飘去。京城百姓也是议论纷纷,比之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情形,约是又过了五六日,圣上终于诏宁王进宫了。
至于圣上与宁王说了什么,无人知晓,圣上身边的人,不可能透任何消息出去,只听闻圣上大骂林妃和宁王一通。又听闻,宁王从宫里出来时,天色已晚,天空也下起了大雨,宁王没有乘车,是一个人淋着雨回的宁王府。
成王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上书为宁王求请,不为别的,只为,宁王是圣上的儿子,是自己的手足。成王写折子之前,也认真询问了兰芝的意见,如今圣上正在气头上,成王如今写折子为宁王求情,定会惹圣上不快,成王府说不定也会有所波及。成王必须将实情告诉兰芝。
“潇哥哥想做什么,便去做吧,兰儿永远和潇哥哥站在一起。”这是兰芝的回复,兰芝知道,依成王的性子,他一定会向圣上上书,替宁王求情的。
成王的折子递了上去,可想而知,无异于火上浇油,成王被急吼吼的诏进了宫。
“王爷,您可当心些,圣上如今可是气的不行。”内官一见成王来了,赶忙叮嘱成王。
“多谢。”成王也是感激内官的。
圣上身边的内官,和思齐关系都不错,思齐每次进宫,也都会给他们带些必需品,自然也是成王默认的,再加上成王对内官们都是蛮客气的,内官们也会多提点提点成王,从成王开始在朝堂上行走起,便是如此。
圣上把自己关在宫殿里看折子,偌大的宫殿内,只有圣上一人,内官们都被打发出去了。
内官守在宫门口,里面什么动静,确实听不太到,只听到了有茶盏摔碎了的声音。之后又过了一阵子,成王推开了宫门,从宫殿里走了出来,然后便在宫殿门口的石板上,跪了下来。
内官们不敢多言,只是进去,将碎瓷片收拾收拾。内官也察觉,碎瓷片上油沾到血迹,该不会是成王方才直接跪在了碎瓷片上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