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浩发现李书记很是不满地看了看自己,顿时领会到自己刚才汇报的不够细致,赶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李初年对着手机道:“对,没错,就是原先的那个红星纺织厂。”
“李书记,我知道那个地方,你看我什么时候过去?”
“越快越好,你到了就给我打电话。”
“好的,我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一下,明天一早赶过去,行吗?”
“好的。”
挂断电话后,李初年对靳志浩道:“靳副县长,你今后汇报工作的时候,尽量汇报齐全。”
靳志浩忙点头道:“李书记,您批评的对,我知道错了,今后多加注意。”
李初年当面批评靳志浩,靳志浩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尴尬,反而感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他对李初年佩服的五体投地,别说是李初年批评他了,李初年就是当面骂他一顿,他也没有丝毫怨言。
李初年道:“我准备让南荒纺织集团到这里来投资,将这个废弃的厂子充分利用起来。邱县长,这件事就由你来具体负责吧。”
邱叔华忙道:“好的,我来具体负责。”
邱叔华最早的时候,是李初年的上级领导。
李初年在南荒镇当水利员的时候,邱叔华就已经是副镇长了。
但李初年后来者居上,他反而成了邱叔华的贵人,对邱叔华有知遇之恩,更是有提携之恩!
要没有李初年,邱叔华现在可能连个镇党委书记也当不上。
正是因为有了李初年,他才紧随李初年之后,步步高升。
李初年是镇委书记的时候,他是镇长。
李初年是副县长的时候,他是镇委书记。
李初年是县长的时候,他是副县长。
李初年现在是县委书记了,他则紧随其后成了县长。
邱叔华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但他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执行能力。
不管什么能力,只要占住一项,总是能够出人头地的。
李初年之所以不断提携他,就是因为他贯彻到底的执行能力。
不论什么事,只要是李初年交给他的工作,他都会不打任何折扣地去完成,还会绞尽脑汁完成的更多。
这就是李初年器重他的地方。
现在李初年把南荒纺织集团来投资的项目,又交给了他,他对此也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第二天一早,赵敏带着十几个人来到了宁东县,其中还有王畅,另外还有董振国。
赵敏知道李初年不会无缘无故地邀请她到宁东县来。
昨天打电话的时候,李初年虽然没说让她到宁东县来投资的事,但李初年在电话中却是提到了红星纺织厂,而且红星纺织厂从八十年代末倒闭之后,到现在一直闲置着。
赵敏就猜到李初年这是要让她到宁东县来投资。
对此,赵敏没有二话。
别说她现在有能力投资了,即使没有能力,她也要想方设法按照李初年的意思来投资。
做人要知恩图报!
她不但喜欢李初年,而且更是敬佩李初年!
赵敏是南荒纺织集团的董事长,王畅是总经理,董振国也早就被提拔成了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
除了他们两个,其余的人都是集团公司的中层干部。
赵敏把他们都带来,就是打谱要投资的。不用来回折腾,直接一步就位。
董振国原先是枢宣市服装厂的厂长,服装厂倒闭之后,他就成了留守人员。只不过他只是顶着厂长的空头衔,每天可怜巴巴地不是求这个就是求那个,活得那叫一个卑微。
但李初年的出现,不但让董振国的事业再次有了起步,连倒闭的服装厂也盘活了。
李初年很久没有见到过董振国了,此次相见,李初年对他道:“董总,原先的服装厂现在怎么样?”
董振国高兴地合不拢嘴,笑道:“很好!非常的好!服装厂自从合并到南荒纺织集团后,一年一个大变样。现在都成了年产值过亿的企业了。李书记,您抽空回去视察视察,大家伙都很想念您呢!”
李初年笑道:“好,我抽空回去看看。”
赵敏笑道:“李书记,服装厂现在成了集团中很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分公司了。”
赵敏也很是高兴。当初李初年让南荒纺织集团兼并服装厂的时候,赵敏是坚决不同意的。为此还和李初年闹得很不愉快。
但最终的事实证明,李初年的决策是正确的。
众人来到了红星纺织厂的旧址,仔仔细细地勘查了一番。
南荒纺织集团里的几个中层干部,看到这么一个荒废多年的破地方,顿时都心灰意冷了,对到这里来投资很是抵触,不断地提出反对意见。
赵敏看到他们几个竟然当着李初年的面提出了反对意见,不禁有些恼火,当即制止他们不要乱说。
但李初年道:“赵董,不要压制个人意见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既然大家一起来考察,那就要畅所欲言。真理是越辩越清楚,任何一个项目,也是如此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