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柔点了点头,随后答道:“请君侯放心,只要乌桓人有任何不臣之心,阎某必然如实上报,不敢有任何弄虚作假。”
周毅笑了笑,其实就算这阎柔不说,他也会让周青多多关照上谷一带的,虽然周毅觉得这那楼不会反。
“你很聪明,阎柔,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在我手下不会屈才的,只要你肯用心,眼下这乌桓校尉仅仅是一个开始,你自有属于你的大好前程。”周毅拍了拍此人肩膀。
阎柔连忙拜服:“愿听君侯一切差遣,无有不从!”
中平二年冬,周毅留周晖驻守辽东,周毅这位族兄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是在领兵作战这一块还是很有天赋的。
周晖奉命清理辽东、昌黎、玄菟这一带的剩余乌桓,苏仆延北逃鲜卑,其下部族被周晖截住拦杀,俘获男女尽数发卖于当地豪族为奴,其余杂胡百族也是望风而降,或是被充入军中,或是为奴为婢。
冬日一过,再无昔日三郡乌桓之名。
……
中平三年初,僵持已久的凉州战场终于发生了巨变。
据说当夜有流星如火,长达十余丈,不偏不倚的将韩遂大营照的通亮,以至于驴马都发出叫声。
董卓听说后大喜,与右扶风鲍鸿等合并进攻,大破韩遂、边章军,斩首五千余级,好歹将叛军堵了回去。
再加上周毅这边又有神雷相助的传言,十常侍欢欣鼓舞的跑过去禀报祥瑞,直言大汉中兴已然不远。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无疑又给了大汉两巴掌。
江夏郡中出了一个叫赵慈的人,聚集大军起兵反汉,还杀了南阳郡太守秦颉。
没过几天,武陵郡的蛮人也开始造反了,为了夺取生存物资,也是疯狂的攻掠汉人郡县。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莫过如此了。
不过,所谓虱子多了不怕痒,对于这种低级别的叛乱,刘宏已经提不起兴致了。
刘焉看到这样的情况,觉得大汉朝八成顶不住了。
其实他早在黄巾起义的时候就有这种预感了,只不过现在这种情感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证自己的选择更加万无一失,刘焉决定去占卜一下。
没错,就是占卜,谁让东汉朝是个以谶讳学当道的年代呢,光武帝刘秀都是因为一句“当皇帝的人叫做刘秀”的谶言而走了大运,而且今文之所以霸占了两百年的文学统治地位,跟他谶讳学的内容不无关系。
于是刘焉就去打听洛阳附近着名的神棍在哪里,在得知董扶如今正在洛阳担任侍中之后,刘焉大喜,连忙去找他。
董扶是被何进请过来的,此人已经八十岁了,研究图谶经学研究了一个甲子,在众多神棍中也属于最有资历的那个。
当初何进把他请过来就是要问问自己诛宦的结果,董扶忌惮何进的势力不敢不来,自然更不敢说什么坏话,于是得到结果的何进大喜,给董扶安排了一个侍中的职位,这是不准备让他回去了。
这年头的谶讳师们其实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实际上这种谶讳学发展了两百多年,其实已然跟科学比较接近了,只不过表达的方式玄幻了一些。
像是何进那种直接问未来结果的,自然没有人能说出来什么,只能根据现实情况例如此人权势地位等进行推测,说出一个大概的走向。
干了大半辈子的董扶自然已经成精了,这边刘焉一开口,他就猜到了刘焉是要往外边跑。
不过,这也正合了董扶心意,因为不只是刘焉想跑,其他想跑的人多了去了,就比如他如今都八十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又如何会想呆在洛阳?
这刘焉问的是交州,交州就是现在的两广,是如今着名的南荒之地,若是有人犯了罪要流放,大多是要扔到这里。
刘焉好歹是当朝九卿,问哪里不好问这里,需知道这里目前还正叛乱着呢,那么此人目的也不需多说了,自然是看上了交州山高皇帝远,准备去那里做个土皇帝。
这事本身跟董扶没关系的,但他还是注意到了刘焉这个人的特殊性。
此人是汉室宗亲,要是真过去求州牧,八成是能成的,刘宏不至于信不过刘焉。
于是董扶就来了兴致,他根据天象、地形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告诉刘焉,说交州是凶恶之徒的所在地,如果您去了那里,情况会很不好。
刘焉面色一肃,连忙问去哪里可以更好,董扶自然说是去益州。
刘焉问问什么,董扶心道自然是因为自己家在益州,而他要但是表面还是一本正经的解释起来。
其实这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些谶纬家的厉害了,就比如董扶,他就很敏锐的感觉到了汉朝几百年来在逐渐变冷,北方转冷转旱,而南方的湿热则是有些减退,加上都江堰对蜀地环境的改变,蜀地已然变得很适合人们生活。
具体表现就是在三国之前,所谓的天府之国指的关中平原,而在隆中对之后就变成了后世的四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