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大型盛会,就此落下帷幕。百姓们也在官吏和衙役们的疏导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沮授被解职。
随陶应回郯城,待陶应称帝后再予授官。
大家都知道陶应会重用沮授,这几乎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新的幽州刺史的任命。
几乎所有人都没想到,陶应用的是杜畿!
杜畿是很有能力,但他是曹魏旧臣,是寸功未立的新降之人。
而且,就算是曹魏旧臣中,还有荀彧、荀攸、钟繇、陈群、张既等人的职位和名望都在杜畿之上。
但是,陶应没有给其它人授官,却将一州刺史的官职直接给了名声比较靠后的杜畿,这不得不让很多人对陶应的用意产生了很多猜测。
曹魏旧臣们,吃了一定心丸。
因为连杜畿都被授为一州刺史,其它人也就放心了。
而大夏旧臣们,则有很多人开始紧张起来,不知道接下来陶应会用多少曹魏旧臣来分割自己的权利。
有人来探陶应的口风,陶应的回答是:“待回到郯城后称帝,称帝之后自有分晓。”
……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下旬,称帝定在七上旬。
离选定的登基之日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
陶应没有在幽州逗留太久的时间,在让沮授与杜畿完成交接之后,便在三千虎贲禁卫的护送下,一路南下,前往徐州郯城与臣子们讨论称帝事宜。
……
……
建安十一年(公元205年)七月初七,陶应在扬州丹阳秣陵登基称帝。
改用大夏国年历为纪年。
公元205年被定为……大夏元年。
京城也定在秣陵。
根据陶应的意思,改秣陵为南京。
并且,现阶段就用之前的州牧府为皇宫,一切从简,待天下统一后再慢慢扩建。
如前所述。
改用南京为京城,主要是因为较之内地,定都南京更适合于向海外发展。除此之外,江南物产丰足,水陆交通都很方便。
论发展潜力,要远胜其它内陆城池。
……
后宫方面,王妃升级为皇妃,再挑选三百名民间女子进入宫中担任宫女。
宫女与嫔妃不同。
这些女子如果到了二十岁还没有被陶应祸害,将会获得一笔财产,然后送回原籍另嫁他人。
依旧没有立太子。
虽然有人劝陶应早立太子,但陶应却笑道:“朕今年才不过二十九岁。再过二十年再立太子也不迟。”
而实际上,却是想看看自己的这些儿子,究竟谁更有出息。
还是那句话,老陶家不养废物。
立太子必须立贤。
……
陶应现在已经有了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前四个儿子分别为:陶安、陶邦、陶治、陶球。
即“安邦治球”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陶寰、陶宇、陶皆、陶统。
即“寰宇皆统”的意思。
现在又有一位妃子和两名宫女已经怀孕,如果再生男孩的话,该用什么名字陶应还没想好,有善于给小孩取名的兄弟们,可以帮陶应参谋参谋。
……
最重要的官吏的调整!
陶应直接废了“三省七部”制中的“三省”。
即,不再设立“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三省”又称为“宰相”。
陶应这样做,等于是将三位宰相全废了。
然后,用“内阁”来代替“三省”,于是,就成了明朝时代的……“内阁制”。
……
差别在哪里?
差别就在于君权和臣权的分配。
“三省制”属于皇帝放权,通常“七部”的奏章都需要经过三位宰相的手,才可以送到皇帝手中,皇帝要向“七部”下旨,也要经过三位宰相。
而内阁制却不一样。
“内阁制”属于皇帝集权!
“内阁”并不是“七部”的直接上级。废除“三省”之后,七部的直接上级就变成了皇帝!七部的奏章可以直接递交皇帝,皇帝也可以直接向“七部”下旨。
不需要再通过任何人!
这就是加强了“君权”,而削弱了……“臣权”。
那么,内阁是干什么的?
是打酱油的!
帮皇帝打酱油。
其实就是皇帝的智囊团,必要的时候可以担任皇帝的代言人,如果套用后世的官职,则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团。
……
这一套,其实是明朝的朱元璋搞出来的。
朱元璋觉得宰相的权力太大了。
于是,就把宰相杀了。
自己又当皇帝又当宰相,一个人干三四个人的活,结果把自己累得像只狗一样,每天忙到很晚,经常通宵批阅奏章。
实在撑不住了。
就找几个人来帮忙。
这些帮忙的人,就叫“内阁”。
……
而陶应现在感觉到世家的势力太大了。
觉得必须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于是,就将才刚刚改组不到两年的“三省七部制”,改成……“内阁+七部制”,简称“内阁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